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96章 新支书上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又到了高考录取季,大庙中学今年考上了五个大学生,其中本科两人,大专三人。

韩永昌代表小码头大队出席了表彰大会,并给每个大学生颁发了十块钱奖学金。

几个干部对大队为大庙中学考上大学的学生颁发奖金,还每月搞一次会餐有点不理解。

考上大学的学生又不是自己大队的娃,小码头大队目前只有韩大妮和陈珂在大庙中学读高中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奖金和那么多猪肉、白面不都便宜外村学生了吗?

要是发扬风格,装一次不就中了吗?为啥年年发奖金?月月送肉、面?

大队干部们实在是想不通啊!

针对这种情况,韩述苦觉得有必要为大伙儿阐述一下自己的长远规划。

小码头大队不可能一直窝在这沙土窝里搞农业生产,等大队通电后要建工厂,将来肯定要走工业化道路。

参考后世那些明星村的衰败,无一例外都是后劲不足。

起步阶段的粗放型、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逐渐被淘汰,村子的体量不足以搞产业升级,走高科技发展之路。

韩述苦结合自身的优势,把小码头大队将来的发展方向规划为两个支柱。

第一个支柱是工业,并且还是高科技类型的工业。

韩述苦有这个底气,空间里的划时代工业不是摆设。

但现在还不能一口吃上胖子,直接上马高精尖项目。

除了裴志新这个游手好闲的真专家外,就没有一个管用的人才。

等通电后只能从大老粗工厂起步,逐渐进行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

第二个支柱是旅游业。

无论是小丢疙垱风景区,还是四合院游玩购物区,还是人工湖休闲娱乐公园,都是吸引游客的网红景点。

将来小码头大队就是中外闻名的金字招牌!

韩述苦有这个自信!

任何事业要永葆先进,首要条件就是人才。

就小码头大队这个偏僻的沙土窝,在下岗潮到来之前,都不大容易招到大学生这种金凤凰。

只能是自己培养人才,就小码头大队的体量,能培养出几个人才?

目前十八岁以上的基本上都是文盲半文盲,即使努力通过了扫盲班培训,也就是高小文化水平。

他们跟着韩述苦在现阶段创业还行,想在将来竞争激烈的企业升级改造中发挥出色,不大现实。

大队十八岁以下的孩子们目前有五六十人,这些将来都是大队发展的主力军。

可这些孩子有几个能成长为人才?

所以,韩述苦把目光盯向了大庙公社范围之内。

大庙中学一届毕业一百来人,除了考上大学的,复读的,其余的高中毕业生大部分都回家务农了,还有极个别有门路的去城里工厂当了工人。

韩述苦想把大庙中学作为大队长久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

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大队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都是大庙中学的高中毕业生。

至于大学生那根本就不要想了,起码在倒闭潮到来前是不会招到大学生的。

大庙中学的毕业生是大队将来办工厂需要的人才,现在赞助他们每月吃顿好的,能让他们对小码头大队产生好感,慢慢培养就有感情了,也方便大队招工时他们踊跃报名。

大队几个人没有彻底听明白韩述苦的话,什么产业升级,什么旅游支柱,不过他们感觉到,这娃子是在下一盘大棋。

可以肯定的是,自己没有这个娃子看得远,对娃子的决定去执行就中了!

在这个高考录取季,还发生了一出闹剧,就是韩永富家二儿媳吴巧云娘家。

她娘家弟弟吴庆云去年落榜了,死缠活黏又复读一年,今年又落榜了,比上一年增长五十分,离分数线还差四五十分。

吴庆云又是哭又是闹非得再复读,还说自己复读一年就涨了五十分,再复读一年明年肯定能考上大学。

到时候就是国家干部了,肯定得让爹娘、大姐一家、大哥一家跟着享福。

去年落榜后,吴巧云的大弟弟吴庆雨就不同意他再复读了,家里实在是供不起。

老大吴庆雨一小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孩子们都没有上学,就是为了节省家里开支,全力以赴供吴庆云读书。

这落榜了还要复读,吴庆雨放话了,想复读也行,分家单过,自己每年给爹娘拿养老钱,其他就不管了。

吴巧云经过韩述苦大会上敲打后也不敢去娘家随便得瑟了。

最后她爹娘不忍心看着一个读书苗子被耽误了,差点给老大吴庆雨下跪,求着吴庆雨帮帮兄弟复读。

说是一家人供吴庆云复读,可吴圪垱大队一年挣的工分连吃饱饭都难以为继,哪能供得起吴庆云复读?

喜欢沙土窝请大家收藏:沙土窝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