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78章 吽牛的幸福生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到祭灶时,一家五口都穿上了棉衣棉裤,还有棉鞋。

孩子们再也不用天天钻到被窝里不敢出门了。

大队发的粮食和其它物资都分一部分送到老家,让三个孩子先生活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结婚前五口人的户口就已经迁到吽牛户头上了,成了小码头大队的社员。

后列寨大队好多人都羡慕李菊花嫁对人家了。

关于迁户口还出现一点波澜。

李菊花的夫家罗家已经没有近门了,最近的一枝和夫家共一个祖父。

李菊花的堂大伯哥劝她,把两个闺女户口迁到小码头大队,两个儿子留在后列寨。

毕竟后列寨这是他们罗家的根,罗家还有他们的亲人,是血脉相连的亲人。

而到小码头大队,可是给人家当后儿的,连姓都得改成人家李姓。

给别人当儿子不好当呀!

毕竟没有根,像浮萍一样,不容易扎根!

罗家其他人也是纷纷劝她,把两个闺女带走,将来找个人家嫁了就中。

从小码头李家搞些粮食,让两个儿子在这生活,几年光景,孩子们都长大了。

一旦他们娶妻生子,又是罗家人,根能稳稳的扎下来。

李菊花也犹豫了,到底给两个儿子迁不迁户口呢?

自己要嫁的男人是个傻子,肯定不能提出有益的建议,也没法做决定。

小码头大队其它人自己也不熟悉,该问问谁呢?

无奈,李菊花到后列寨大队找到了支书刘永坤,刘永坤和李菊花的老公公关系不错,是光屁股一块玩到大的。

这两年也没少帮衬她们一家五口,奈何大队也没有余粮啊!

当听到李菊花的犹豫时,刘永坤笑了。

他对李菊花说:“闺女啊,你这是犯傻了呀!”

李菊花不解,忙问道:“叔,这咋说?”

刘永坤抽着旱烟,对李菊花说:“小码头大队的户口,可不是谁想要就有的!”

“人家大队一年光分给社员的粮食、蔬菜、肉类还有其它福利,折合钱得值二三十块!”

“还有年根分红,老厉害了,一家最少也得一百多块钱啊!”

“更主贵的是人家大队正在盖新居,听说是一户一套四合院。”

“闺女啊,你两个儿子在咱后列寨,干一辈子能不能盖得起一套青砖瓦房的四合院?”

“咱大队有啥值得留下来的?那些所谓的罗家的根,屁的根!”

“恁五口吃不上饭时,罗家谁伸手给恁家送过一碗粮食?”

“人都是朝高处走的,闺女啊!要是小码头大队要我,恁叔我带着一家赶紧跑去了!”

李菊花不是傻子,听到刘永坤一席话,立马明白了。

根不根的无所谓,到小码头大队能分粮食,能分肉,能分钱。

更能分四合院!

自己两个儿子留在后列寨,辛劳一辈子弟兄俩也难盖一套四合院,可到小码头大队,到年龄了就能分一套四合院。

孰轻孰重?

李菊花心里还是清楚的!

所以,她毫不犹豫把一家五口人的户口都迁到小码头大队了。

自从来到李家,李菊花自己也很满意,尽管男人傻点,但能出力挣工分。

更重要的是救活了自己娘五个,这就是天大的恩情!

李菊花不是妯娌胡小月那种斤斤计较的麻缠家。

她明事理,知道吽牛是自己娘五个的恩人,平时就祷告四个孩子,对后爹要好,要尊重,要孝顺。

这个年代,还有啥比养活五口人更重要的事情呢?

过年时,一家六口都团聚在东屋,有肉吃,有酒喝,是这么多年来最幸福的春节了。

吽牛和两个后儿睡厨房,李菊花和两个闺女睡东屋。

一家人其乐融融!

这些情况韩永齐老两口都看在眼里,对李菊花五口的表现非常满意。

原来担心那五口割裂傻吽牛的现象没有发生。

四个孩子张口都是“爹”“爹”的喊着,把自己的傻儿子高兴的嘴都合不拢。

特别是最小的丫头小妞,过了年才九岁,跟着吽牛屁股后喊“爹”,把吽牛稀罕的抱着闺女举高高。

这是他经常和大侄子宝蛋玩的游戏,宝蛋小时候经常让这个傻大爷举高高。

吽牛认为这是孩子们都喜欢的一种娱乐方式,所以一听小妞喊“爹”,就傻不拉几的抱着小妞举高高。

把小姑娘吓得叽呖抓啦的,李菊花也不知道该咋劝这个傻男人。

还是吽牛娘看不下去了,呵斥他把小丫头放下了,不让他再举高高。

李大美应该是韩大美,一时疏忽把姓弄错了

喜欢沙土窝请大家收藏:沙土窝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