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70章 蔡起温(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除了把小丢圪垱东边二千亩种植了树木,其余都维持现状。

还是杂草丛生,灌木丛一簇簇,野果树,柳树丛,还有乱七八糟的树木稀稀拉拉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小丢圪垱面积有十平方公里左右,大概就是一万五千亩,照这个栽种速度,估计得七八个春季才能种满整个圪垱。

另外就是韩述苦坚持把人工湖里外两条环形道路都栽种了韩述苦计划的树种。

韩述苦强调,这个人工湖今年就能成景了,没有树木花草的,看着难受。

为此还专门用了十个劳动力负责栽种花花草草。

就在韩述苦指挥大家种树时,烤鸭市魏兴华来了电话,说蔡起温找到了,明天下午一点到红焖火车站接人。

电话里魏兴华也没有说太多话,通话质量太差,听着费劲,还是等蔡起温来了再说吧。

三月十七号,韩述平把蔡起温接到了大队院。

韩述苦和他进行了友好商谈,双方通过交流,大致了解了对方的情况。

蔡起温祖父蔡福林在辫子朝小皇帝退位一年后就去世了。

他父亲也是家传造桥手艺,原来在工部督造营里办差。

“我大清”亡了,就失去了生计,又不愿意折腰去西山凿石头。

在城头变换大王旗的民国无所适从,一大家子坐吃山空,家道中落。

蔡起温的父亲在三十年大病一场,当时就是老林给看的病,所以对蔡起温有印象。

过了一年,蔡父就去世了,然后弟兄几个也分了家各过各的。

蔡起温从小养尊处优,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也是缺乏谋生手段,也没有桥梁工程邀请他去建造,那日子过得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胜一年。

鬼子统治烤鸭市期间,蔡起温日子过不下去了,把房子也典当了,一家人租房住。

他儿子拉黄包车,老伴儿媳都是给大户人家浆洗衣服补贴家用。

全家实在撑不住了,蔡起温还把家里珍藏的古董卖了度日。

新社会建立后,ZF给分了一座王爷府的两间厢房居住,这个王爷府彻底成为大杂院。

蔡起温现在不到七十岁,他从小跟着祖父学习建桥,跑过许多地方。

后来跟着父亲造桥,家传造桥的手艺,他倒是也懂好多。

毕竟他父亲也会造桥,比他要精通,只是生不逢时而已。

这次是几个衙内发动关系查各个街道办事处的户口,把蔡起温找到了,费老鼻子劲了。

韩述苦看着蔡起温走路都有点打颤,心里也是打鼓,这老家伙会不会嗝屁在小码头村呀?

韩述苦邀请老林给他诊断一番,说是没有大毛病,就是身体太虚了。

毕竟这几年生活都不好,身体亏欠太多。

要是就小码头村的生活质量,身体能迅速补回来不成问题。

韩述苦把自己的想法给蔡起温说了一遍。

听说要复制十七孔桥,老林直摇头,说工期太长,没个三五年造不出来。

时间主要都花费到雕刻石头上了,说十七孔桥难到雕刻石头上了,光石狮就有五百多个。

桥两边的栏杆都是汉白玉石头,同样是雕刻花纹。

蔡起温说这些精美的石雕现在想复制,雕刻大师不容易找到。

他倒是认识几位,不知道现在还在世与否,毕竟多年不联系了。

韩述苦说,没有那么复杂,不要汉白玉,就山里的大石头。

不要雕刻狮子,每根立柱上就统一简简单单一个造型就行。

只要把这座联通人工岛的石拱桥造出来就行,至于“金光穿洞”有没有都行。

蔡起温说,要是光造个石头桥,那问题不大,并且现在湖底还是干涸的,直接就能施工挖桥墩地基。

只要石头充足,劳动力充足,石匠充足,半年时间就能把石头桥造好。

蔡起温还说,要是不雕刻狮子,不搞汉白玉栏杆雕刻,就没有必要仿造十七孔桥。

建造一座七孔石头拱桥就行,中间一个大券洞,两边各三个小点券洞。

这样券洞跨度也没有那么大,建造时所用的梯形石头相对容易凿制。

将来人工湖里游船多时,七个桥洞都能通行,也不会出现游船拥挤,避免游船碰撞发生意外。

韩述苦是听人劝吃饱饭,就委托蔡起温主持建造石头桥,李治国师傅的石匠队伍都调拨到他手下,听他差遣。

喜欢沙土窝请大家收藏:沙土窝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