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162.拍石大院
山上当地人叫盘上。
“家哪的?”
“盘上的!”
“哦,盘上呀!”
妥!就就代表着贫穷和落后!
看时间已经中午十二点了,韩述苦也没有感觉肚子饥饿,这离山楂县城还有十来里路,荒野上也没有个车辆,行人也没有一个。
韩述苦孤独寒冷,觉得不能再这样颓废下去,在这战天斗地的时代,有啥颓废的,要振作起来!
清了清嗓子,迎着北风引吭高歌:“咱两个在学校整整三年
相处之中无话不谈
我难忘你叫我看董存瑞
你记得我叫你看刘胡兰
董存瑞为人民粉身碎骨
刘胡兰为祖国把热血流干
咱看了一遍又一遍
你蓝笔点来我红笔圈
我也曾感动的流过眼泪
你也曾写诗词贴在床边
咱两个抱定有共同志愿
要决心做一个有志青年
你说过党叫干啥就干啥
决不能挑肥拣瘦讲价钱
你说的话讲的话
一字一句全忘完
想想烈士比比咱
有什么苦来怕什么难
你要愿走你就走
我坚决在农村干他一百年。”
珍珠的功效的加持,韩述苦这唱功已经达到栓宝的程度了,无论是音质音域还是技巧都没有一点瑕疵,唱的媲美朴老。
年轻人嘛,越怕冷越冷,越是激情四射越是不怕冷。
真是这样,在韩述苦的激昂高亢的唱腔下,寒冷感觉不到了,山楂县城也到了。
看到一个饭店,韩述苦拴驴进去吃饭,赶时间,直接要了一份现成的馍菜,吃完饭就匆匆赶路,不能再浪了。
拍石公社距离县城还有三十里路,并且还是山路十八弯,后世这地方人口流失严重,都下山了。
毛驴车在这崎岖不平的山沟里行走,韩述苦还庆幸自己英明,用毛驴拉着平车来了,要是大马拉汽马车,在这山沟里可不好走。
韩述苦也不用问路了,自古华山一条道,沿着唯一的山路走就行了。
下午四点了,终于到了拍石公社大门口,与其说这是公社大院,不如说是个山里驿站更恰当。
整个院子有个三百平米,正好占据了一块平地。
坐北朝南盖有一排石头砌的房子,房顶也是石片扣成的斜坡,两边厢房也是同样的房子。
院子是用石头砌的围墙,大门口挂着一块木板,上写着“山楂县拍石人民公社”。
路两边不规则的分布着高高低低的房子,都是趁着山势选择一块平地建造的石头房。
在这下午四点多钟,放眼望去,全村没有一个人影,只有呼啸而过的山风。
韩述苦走进了没有大门的公社大院,院子里也是静悄悄的。
韩述苦直接往堂屋那一排石头房走去,一个个的敲门,终于敲到一个有人的房子,韩述苦听到里面有人问:“谁了?找谁?”
韩述苦忙回答:“我是红焖县来的,接一个叫林山青的人!”
门开了,一个五十多岁的秃顶男人站在门口问:“接人的?接哪个人?”
韩述苦回答说:“他叫林山青,在拍石公社改造。”
“哦,你说的是秋沟那边的老林呀,他在秋沟住,离这还有十来里呢,现在去可不行,一会儿天就黑了,山路不好走,要不你明天再去?”
韩述苦说:“可我晚上在哪住呀?”
五十多岁男子说:“住房多着呢,这院子里好几个房子都空着呢,你都能住,就是晚上冷啊!”
韩述苦忙说:“我不怕冷,只要有个避风的屋子就行。”
这人说:“那行,你把毛驴卸套栓到那个角落里,以前老王在那喂过牛,还有石槽呢!”
韩述苦依言把毛驴卸套牵到西北角那个地方,原来是用木棍支撑着的一个草棚。
草棚上面是用山里的野草铺上一层,还用石板压着,棚里有个石槽,应该是以前喂牲口的地方,看痕迹很久没有喂养牲口了。
这草棚基本上四面都有围墙,上面有野草铺盖,还是比较保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