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07章 翠花家的矛盾(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正月十五大队组织全村去城里逛庙会逛百货大楼,两个孝顺儿媳撺掇着婆婆在百货大楼里一人买了一件棉袄。

花面红衬里,外面还罩一件细绒布衣服,当时在小码头村妇女界引起一阵轰动,太洋气了,太好看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连刘兰英都眼红带羡慕,可惜是没有勇气花三十块钱买上一件。

这过个年,里里外外花去一百三十块钱,倒是挺有效果的,两个儿媳妇回娘家像元春省亲似的待遇,娘家一家老少哪个不奉承?

在小码头村妇女界,这婆媳三个就是最靓的妇女,连刘兰英刚建立起来的干部威信都打折不少。

这刚过一个月,吴巧云娘家小弟弟吴庆云给吴巧云捎信,说钱花完了,还要钱。

吴巧云听到捎信来的这个消息,很是吃惊,过年给了弟弟二十块钱呀!

这年月二十块钱能干啥?能购买一百斤白面还剩余两块,能购买粗粮二百斤。

这些粮食搭配红薯干、野菜、时令蔬菜够三口之家一年的裹腹了。

现在学生上寄宿制学校,需要自己从家里带粮食,到学校换粮票。

细粮就换细粮票,可以买大米饭,白面馍,面条之类的饭食。

从家里带粗粮到学校换粗粮票,可以买小米粥,糊涂,窝窝头之类的粗粮饭。

菜就需要学生拿钱买菜票,或者从家带咸菜之类的腌菜。

吴巧云娘家兄弟到学校用十块钱换了五十来斤细粮票,十块钱换成菜票。

这一个月天天都是大米饭荤菜,或者白面馍米汤炒菜。他和韩述苦是一届的学生,年龄上也是一茬的,正是能吃穷老子的年纪,有大姐当冤大头,天天都是猛吃海塞。

一个月就把二十块钱挥霍完了,又捎信给大姐没钱了,需要钱。

吴巧云有点作难,年里年外这婆媳仨花费九十块钱买了花棉袄灯草绒外罩,自己妯娌俩又给娘家四十块钱。

再刨除年前家里还购买了鸡鸭兔,还多买了几斤猪肉,五斤酒,还有过年的零食及年货,还有回娘家的礼物,满打满算婆婆手里还有三四十块钱。

这钱可不好再从婆婆手里要出来呀,自己能要多少,老三媳妇就能要多少。

婆婆不可能把钱都给俩儿媳妇,这一大家子还过不过了?

吴巧云思来想去没有一点法子,有几次想向婆婆开口讨要一些钱,话到嘴边又缩回去了。

她自己也知道这个口实在没有法子张,毕竟还有一大家子呢,特别是她自己小家三个子女正在上学,都需要花钱,更不好意思张口给婆婆要钱了。

无奈之下,吴巧云给婆婆灌了一阵迷魂汤,得到婆婆允许,用篮子装了十斤白面回娘家了。

把情况给娘家妈一说,娘家妈也吃惊自己这个小儿子一个月竟然花掉二十块钱。

自己一家人一年都花不了二十块钱,却被小儿子一个月就怼完了?

吴巧云她娘也有点害怕这个小儿子的大手大脚了。她们这样的家庭可是供不起这种钻过头不顾腚的败家子!

老太太与小儿子吴庆云进行了沟通,无非就是你在外边要仔细,家里也是过得艰难,可不敢大手大脚惯了。

吴庆云非常不耐烦的答应了他娘的谆谆教导,估计就没有听进去。

吴巧云嫁给韩思国,是当年她爹娘贪图韩永富的彩礼,把闺女推到火坑里了,因为小码头大队是方圆有名的沙土窝,穷窝窝。

小码头大队和吴圪垱大队尽管分属两个县,实际上距离没多远。俩村子结亲戚的人家也不少,都知道那是个沙土窝,粮食收一年绝一年的,全靠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

从旧社会到新社会,小码头村的人有一个算一个,谁没有出来要过饭?有几家没给地主家当过长工的?有多少人家没有抗过把式的?

每年这个大闺女来娘家不是吃就是拿,大弟弟吴庆雨两口都嫌弃这个姐姐,看到大姐回娘家都没有个好脸。

小儿子吴庆云从上一年级都没有蹲过班,一水上到高三了,听老师说学习很好,有可能考上大学。

这几年家里是节衣缩食供这个小儿子读书,连老大家的大闺女十一岁了都没有让上学。

喜欢沙土窝请大家收藏:沙土窝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