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89章 磨豆腐(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小码头大队磨坊里这副石磨一天能加工五十斤大豆,出豆腐一百五十斤左右。

韩永昌规定每家最多十斤大豆磨豆腐,采取抓阄安排顺序,预计磨四天能磨完。

第五天专门为大队磨豆腐,韩述苦需要送礼去联络感情。

现在对送礼联络感情这种行为,三人组都非常支持,因为他们已经得到好处了。

拉煤每次都送家禽,但人家总是让大队沾光,比送出去的礼更值钱。

韩述苦在城里联系的关系户,无论是西瓜,还是大队的这些特产,都能快速销售出去。价格还是市面上的价格,这给了大队极大的便利和利润,所以这三人组都支持韩述苦经常去联络感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吕庆军是一个退休老汉,大队安排他住到制衣小组屋子里了,正好屋里有煤火台,晚上也不会冻着。

本来安排吴玉兰负责做饭的,杜小芳自告奋勇说自家管吕师傅饭。韩永昌就没有多说啥,只是给杜小芳家送了一些食材,足够五天的饭量。

杜小芳这娘们脑子清醒时候也是相当聪明的,她给吕师傅做饭顿顿都是白面馒头,中午肉烩菜。

分给她家的猪肉平时都舍不得吃,一次都是割下一条炖白菜里,这次为了讨好吕师傅,那是一次都是半斤肉。

刚发的大米,这是个稀罕物,小码头大队处于沙土窝,根本就没有条件种植水稻,所以也很少能吃到大米饭的机会。

大队给她家发了四十斤大米,宝贝的不行,为了解馋发大米第一天熬了一锅大米汤,根本舍不得吃大米饭。

这次为了学到吕师傅磨豆腐的真本事,大米饭猪肉炖粉条,还不惜把分到四斤白酒拿出一坛一斤装给吕师傅喝,让见过世面的吕师傅也惊讶不已,深深感受到了这个徒弟的诚意。

人心都是肉长的的,杜小芳的举动深深打动了吕师傅的内心,这五天是一点没有藏私,把自己磨一辈子豆腐揣摩出的秘法都教授给杜小芳。

吕老头年轻时在城里豆腐坊当伙计,负责推磨打杂,天天都是看师傅怎样做豆腐。

看的多了慢慢自己就把整个流程都记熟了,然后经常替师傅做豆腐,久而久之,就练出一手做豆腐的好本事,自己也成了做豆腐师傅。

鬼子占领城里后,磨坊老板进山打鬼子了,磨坊解散了。吕老头为了生计就到处找干活的地方,终于到一个饭店当大堂经理,能挣钱养家糊口了。

有一次鬼子到饭店吃饭,硬说这饭店豆腐不好吃,太苦,是故意刁难蝗军,要毙了饭店大厨。

饭店老板又是赔礼道歉又是给几个鬼子塞钞票,好不容易打发走了鬼子,老板尝了尝自家做的豆腐,不禁纳闷道:“就是这个配方,就是这个味道呀!”

吕老头大着胆子也吃了一嘴,品过后对饭店老板说,这豆腐卤水用过了。

饭店老板惊讶的问他懂做豆腐,吕老头说自己做半辈子豆腐了,一尝就知道豆腐做的怎么样。

饭店的豆腐都是自己的小石磨加工的,饭店老板也熟悉做豆腐的流程,卤水点豆腐的配方。

一直也是这么做的,为啥平时没顾客提意见,今天鬼子挑毛病说豆腐苦了,老板认为是鬼子横行霸道惯了,不想付钱光想着欺负人呢!

吕老头说,鬼子到饭店吃饭啥时候给过钱,它们不用找这个借口,直接说豆腐做苦了,谁还敢争辩不成?

吕老头说,鬼子说豆腐苦是它们真实的口感,这种卤水点豆腐的方法做出来的豆腐,夏国人喜欢吃这个味道,但鬼子不喜欢这个味道。

鬼子的倭国制作一种滑嫩豆腐,鬼子都喜欢吃,这种豆腐在倭国叫倭国豆腐,是唐朝鉴真东渡倭国,把制作技术传授到倭国的一种豆腐,经过历代倭国人改良,成了现在的倭国豆腐。

倭国豆腐和我们常吃的豆腐制作方法不同,它是用鸡蛋作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而夏国豆腐是用大豆为主要原料,将大豆磨成豆浆,经过过滤、熬煮等工序制成的。

倭国豆腐具备鸡蛋的营养美味,又兼具豆腐的嫩滑质感,比普通的豆腐口感上更胜一筹。

所以几个鬼子吃了夏国的豆腐觉得苦,这也是它们真实的口感。

饭店老板佩服吕老头的制作豆腐的本事,就让他专门负责做豆腐。随着时间推移,吕老头做的豆腐好吃的名声越传越大,饭店老板就专门扩大饭店豆腐坊,成为对外销售豆腐的专业作坊,吕老头用技术占有股份。

就这样,这家豆腐作坊经历了夏国抗击鬼子,与国军争天下,饭店老板和吕老头都有惊无险的度过了一个个朝不保夕的岁月。

喜欢沙土窝请大家收藏:沙土窝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