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这天下一点也不有趣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咸阳城内书铺的书早就铺遍了咸阳城的每一户人家,甚至有的行商拿着书籍远走他乡,咸阳城的书籍已经开始在整个大秦风靡起来。
这首《劝学》更是被无数文人学子奉为经典,赵贺的名气甚至比扶苏还要大上几分。
嬴政从赵贺那里回到向阳宫后,心中便坚定下来要做报社的决心。
这日,扶苏兴冲冲的赶来见嬴政,一进到嬴政的殿内,扶苏便道:
“父王!儿臣已经将作坊那边的各类书籍都发放出去了,总计约莫百万册。”
“儿臣认为此时该为报社做准备了。”
嬴政敲了敲桌子,道:
“你有什么想法,大可说来。”
扶苏道:
“儿臣曾向贺弟问过,是否直接就将那所谓的报纸摆在书铺内售卖。”
“贺弟说要循序渐进,免得那些世家急眼。儿臣以为,现在可以将少量的天下趣事印制一些在书籍上,然后让百姓们慢慢适应。”
“等过上一段时日后,再推出报纸。”
嬴政沉吟片刻,道:
“扶苏,当时贺儿让你寻得那些说书先生你还能将他们聚集起来么?”
扶苏虽有疑惑,但还是道:
“自然是可以,但是.....”
嬴政道:
“朕以为,你不妨先让那些说书先生放出话去。或是先将天下趣闻告诉那些说书先生,就按照售卖书籍一样的路数,岂不是更容易被百姓所接受。”
扶苏恍然大悟,当即行了一礼便飞奔会自己的宫殿。
路途中,他让自己的内侍去将王绾也叫来,虽然自己现在已经无意储君之位,但王绾一直对自己很好。
如今有这种大事,总不能一直找赵贺询问。
不多时,,王绾便在内侍的带领下见到扶苏。
王绾刚要行礼,扶苏就赶紧上前一把将王绾托住,反倒是朝王绾行了一礼:
“王大人,辛苦你跑一趟。我这次将要做一件大事,父王也应了。王大人胸中自有良计,还望王大人帮我啊!”
王绾一时感动的老泪纵横,一把抓住扶苏的手道:
“公子!老臣,老臣必当竭尽全力,定不负公子所托!”
扶苏见王绾这副样子,心中也不由的感动,突然想起了赵贺曾给他说过的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王大人,扶苏在这里谢过你了。”
轰!
王绾哪听过这样的诗句,一时间以为是扶苏有感而发,将自己比作春蚕,比作蜡烛。
太贴切了,扶苏竟然懂得自己的心意。
这样王绾在心中对扶苏更加死心塌地,扶苏见到王绾的样子,道:
“王大人,你我二人就不必再这般了。咸阳城内的书铺已经将书籍送与百姓差不多了,据手下来报,咸阳城内百姓,家家户户都有书可读。甚至在整个大秦,都收到了这次书籍的影响。”
王绾道:
“全是陛下和公子之功,还有那位写出《劝学》的奇人。”
扶苏道:
“父王给我说,他与那位奇人见面,奇人的意思是如果书籍一事已经给百姓们造成影响后,就可以将半数书铺改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