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点什么?”
“我都可以。”
“那就水吧,事实上这里也没有别的可以喝。”
给马修倒了杯水,高斌问:
“说说吧,有什么我能帮到你?”
“我想问问玛丽对我到底是什么态度?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个问题,你亲自问她比较好。”
“我问过,但她没有正面回答。”
高斌迟疑了一下,对他说:
“她有些理想主义,所以你得尽量做到完美。”
“完美?”
“是的,或者说,你不但要有钱,还得有身份,长得还得好看,最好能满足她对浪漫的幻想。”
“这好像不是对一个人的要求,而是...”
“上帝?”
“也许上帝都做不到这么完美。”
高斌笑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你跟玛丽并不适合,但只有你们结合才能利益最大化。”
“是啊,利益,一切都是为了利益。”
“我相信父亲的出发点是好的,保住爵位和家业的同时,希望你们两个年轻人能够有情人终成眷属。”
马修苦笑:
“这可太难了。”
“是啊,太难了,伙计,或许你可以换个思路。”
“什么思路?”
“你觉得伊迪斯怎么样?”
“她?我不知道怎么说。”
不知道怎么说就是没的说,显然,他看不上伊迪斯。
可怜的老二!
如果没有玛丽作对比,老二其实更符合一个男人对妻子的要求。
可惜,有玛丽这个耀眼的存在,她就像玫瑰花下的绿叶,没人会关注她。
女人好嫁,就两条,要么有钱,要么有颜。
可惜伊迪斯两条都不沾,她也许长的不丑,但是三姐妹里,她的样貌身材最普通。
每次聚会,玛丽周围一群狂蜂浪蝶,她只能当她的小透明。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而克劳利家族在高斌穿越过来之前,本来就是一个没落的贵族旁脉。
虽然头上顶着爵位,一家人还能养一群仆人,保持贵族的体面,但是唐顿的经济状况一直不上不下,就靠出租土地活着,稍有风吹浪打,就有翻船的风险。
虽然有一屋子珍品,包括器物、油画等等,但是现金流捉襟见肘,否则也不会屋顶漏雨都没余钱去修。
这样的家境,不可能给她准备非常丰厚的嫁妆。
加上唐顿庄园继承权怎么排也轮不到她,导致她成为又没钱又没长相的典型代表。
英国老贵族虽然眼高于顶,但是一家的财政状况基本都是门儿清,一个无颜无钱的没落贵族小姐,他们才不愿意娶。
伊迪斯自己倒是找马修这样的中产送过不少秋天的菠菜,奈何马修一样是颜值党,满眼都是一脸嫌弃的玛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偏偏这样的伊迪斯,她的目标范围与大姐的几乎完全重合,当然她也考虑到了自己的资源不足,因此她自觉调低了期待。
问题在于,目标范围不变而调低期待,本身就是将自己放在第二甚至第三梯队,捡第一梯队挑剩下的进行筛选。
但因为目标范围本身就极为狭窄,所以此时的可选性进一步降低,而运气这时就变得极为重要。
然而在目标范围里碰到一个对大姐不感兴趣而对自己情有独钟的男人,更是小概率事件,
大部分人都喜欢漂亮的,有价值的伴侣结婚,所以说,她只能等待命运的垂青,靠自己努力就是白费功夫。
所以,高斌决定帮她一把。
“我觉得伊迪斯是非常适合做妻子的女人,比起眼高于顶的玛丽,伊迪斯能陪你一辈子,不用担心她给你戴绿帽子。”
马修失笑:
“如果玛丽知道你这么说她,会不会跟你拼命。”
“我说的是实话。”
“可是...”
“男人不能只看脸,还得看内在,如果你只想要激情,那么当我没说。”
马修不仅很英俊,而且很温暖平和,有自己的智慧。
玛丽把自己和他的结合比喻成公主和海怪,他豁达地回答:
公主和海怪配不配,这要对公主和海怪更多的了解才能下结论。
他是中产阶级的典范,不喜欢被服侍,但是他又是那么的善解人意。
一开始就认为自己不需要贴心男仆。
但是当他意识到唐顿庄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职责,不应该被剥夺。
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就故意不会穿礼服以及夸奖了男仆对他衣服清洁工作的方式,让对方知道自己工作得到了认可。
这样的人,其实非常容易说服,只要用对了方法。
果然,被高斌这么一激将,马修心里泛起嘀咕,难道自己的想法真的错了?
“伙计,试着跟伊迪斯多接触一下,你会发现她身上的优点,放心,这不会影响你继承爵位。”
“不不,我不在乎这个。”
“但父亲在乎,好了,我就说这么多,之后的事情,你们自己看着办。”
——————————
一转眼,到了1914年。
高斌一手创办的工厂比起两年前扩大了三倍不止。
随着奥匈大公被刺,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战争要来了。
可惜,当你知道这一切再布局已经来不及了。
由此就能看出高斌的先见之明。
这两年时间,他利用价格战,把英国本土的酒精和压缩干粮供应商打得落花流水。
说实话,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高斌都没用太多手段,仅仅是利用价格调控市场的战术,就把同行们击垮了。
当然,垄断虽然暴利,却也是危险的开端,深知资本游戏的他,不会让危险在萌芽期滋生,必须扼杀掉。
所以,他故意留了两三家同行,自己给自己搞点竞争,免得太过无趣。
不管如何,这两块细分市场都被他做到了70%以上的占有率,不仅如此,包括罐头和烈酒,也都被他做到了行业龙头位置,虽然没有完成垄断,但品牌力已经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他把高粱酒引入到英国本土,一经推出,便形成了轰动效应。
这款名为唐顿之火的烈酒,高达56度,不仅能用来喝,还能杀菌消毒。
这款酒先是在军队中流行开来,再由士兵们带进了民间市场,各大酒馆都有销售。
别的不说,这酒主打的就是一个便宜,用低廉的价格喝到最烈的酒,可想而知,酒鬼们会爆发出怎样的购买力。
短短一年时间,唐顿之火便占领了整个英国的低端酒市场。
对了,连同唐顿之火一起流行开来的还有歌剧院蛋糕。
当初高斌只是一时兴起弄得小玩意,竟然成了贵族们最喜欢的甜品。
起因是一些贵族在唐顿庄园品尝到这款甜品之后满世界寻找,结果愣是没找到,便央求科拉将配方公布出来。
这是儿子的发明,科拉当然不能自作主张,询问高斌之后,他敏锐的发现了商机,不久之后,第一家歌剧院甜品店在伦敦开业,开业当天,贵族小姐们蜂拥而至。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的流行都是从上到下的,先是大人物们喜欢,下层的百姓才有会因为好奇心,试着接触这些新鲜事物。
就这样,欧普拉蛋糕火了,一家店每天做10大块蛋糕都不够卖的。
可高斌玩的就是饥饿营销,这东西如果天天能吃到,就没那么新鲜了。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人就是贱呐。
当然,指望贵族大小姐们出来排队是不可能的,除了开业第一天凑热闹亲自到访,之后都是派家里的仆人来购买。
有的家人多,一买就是一大块,搞得后面人怨声载道。
没办法,高斌只好采用限购策略,每人每天最多买两小块。
这就看出家里人多的优势了,谁家闲着没事干的仆人多,谁就能买的更多。
开业两个月后,高斌又增加了两款不同味道的欧普拉蛋糕,同样美味。
之后一年的时间,又陆陆续续在英国各大城市开了分店,每座城市只有一家,并聘请了曾经在王室工作过的甜品师担任顾问,不停地推陈出新。
就这样,歌剧院蛋糕店成为全英的知名品牌。
百姓家的小孩子过圣诞节最大的愿望,就是吃上一块价值1英镑的欧普拉蛋糕。
是的,一小块蛋糕一英镑,就是这么贵!
饶是如此也根本不愁卖,反正世界上永远都不缺有钱人。
喜欢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请大家收藏: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