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九章 买车,泡妞,试菜(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一分价钱一分货,好东西就该有配得上的价钱,三位快请坐吧,我去后厨准备,很快就好。”

“行,我们可就等着吃了。”

找了个场地中间的桌子坐下,高斌肚子坐一边,贺函和唐晶坐对面。

“这里装修还不错啊,子君一定喜欢。”唐晶打量着餐厅的装饰,不禁道。

“能不能先别想你的闺蜜,还是聊聊一会儿的大餐吧。”贺函将餐巾铺在腿上。

“你就不能给子君留点面子,每次见面都掐。”

“那不怪我,要怪只能怪你那个闺蜜性格太差,能把我这么有涵养的人都气坏了,陈俊生就该跟她离!”

唐晶拍了他一下:

“越说越过分了啊。”

她看了眼高斌歉意道:

“我们在说我闺蜜呢。”

贺函吐槽道:

“高斌,你不知道她那个闺蜜,整个一作精,好好的家庭主妇不当,非得当福尔摩斯,非得认为他老公出轨,昨天还让唐晶帮忙查她老公公司的一个小姑娘,神经病!”

唐晶特无奈的看着贺函:

“怎么一提子君你就跟斗鸡一样。”

“还不是被她气的,昨晚非得让我送她回家,明明是两个方向根本不顺路,这也就罢了,明知道下雨天,还穿了一双不能沾水的高跟鞋,非得送到家门口才行!”

高斌听着呵呵直笑,确实是电视剧里罗子君做的事情!

前菜很简单,法式长棍配鱼子酱。

不过开吃之前,贺函和唐晶都直勾勾的盯着高斌,把他看的发毛。

“你们怎么不吃?看我干嘛?”高斌拿着面包片都不好意思吃了。

“贺函昨天说,一边听你讲一边吃才有意思。”

“快说说,我都等不及了。”

高斌也是服了,合着自己是来普及知识的?

行吧,那就讲讲,毕竟论起吃,他真的吃了太多好东西了。

指了指手里拿着的面包,上面有一小堆鱼子酱。

刚要开口,忽然轻咦了一声。

“怎么了?”贺函问。

高斌失笑:

“差点闹了笑话,这不是鱼子酱。”

“啊?”贺函和唐晶都愣了。

“这不是鱼子酱吗?”唐晶盯着盘里的一颗颗圆滚滚的绿色小圆珠,看起来确实像鱼子酱,但也确实不是鱼子酱。

“这是海葡萄。”

贺函跟唐晶面面相觑,显然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你们没见过也正常,这东西在日料中比较多见,不过因为保存运输成本太高,国内比较罕见。”

贺函钦佩道:

“我就说跟高斌吃饭涨知识吧?快跟我们说说,这海葡萄是怎么回事?”

高斌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咬了一大口,随后点了点头,确定没错,就是海葡萄。

“这东西名副其实,因外观浑圆饱满、如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而得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独特的外型与口感,像极了鲑鱼卵,也是让很多人认错的原因所在。”

这东西咬起来会有卜滋卜滋的声音,每一颗美丽的绿色小颗粒都会散发出海味的咸鲜芳香,颇有鱼子酱的神韵。

贺函和唐晶也忍不住尝了一口,随后纷纷露出满足的神情,那股清新的味道,跟鱼子酱截然不同,没有腥味儿,却又有鱼子酱的口感,搭配面包也不会觉得干,好吃!

所谓葡萄,其实就是它们的球状小枝,大小如鱼籽,密密麻麻地缀在纤长的直立枝上,圆鼓鼓碧莹莹的。

与其说是葡萄,还不如说是“闪烁着绿色光芒的鱼子酱”来的形象贴切。

“这东西是日语俗名‘海ぶどう’的直译,‘ぶどう’即为中文葡萄之意,发音和闽南语的葡萄一模一样。

当然,海葡萄只不过是个俗名,它的正式中文名有点拗口,叫长茎葡萄蕨藻,名字也是非常贴切,在湾湾叫碧波珍珠。”

贺函点头:

“还是湾湾人比较浪漫。”

“在霓虹,这东西价格可不低,冲绳当地叫长寿藻,也算是高端食材了,你这朋友有点门道。”

高斌吃完手里的面包,拍拍手,抖掉残渣。

“看来你很满意。”

“还得看主菜的水平,前菜考究食材品质。”高斌没急着下结论。

随后上来的洋葱汤也没什么可说的,大众水平。

很快,重头戏来了,今天的主菜是惠灵顿牛排。

这菜在华夏爆火还是因为孙宏磊演的电视剧,但电视剧里的惠灵顿牛排不正宗,甚至有点假。

这道菜可以算是英国唯一能拿的出手的招牌菜了,至于炸鱼条,那都不能算菜。

其实,惠灵顿牛排的工序说起来很简单,煎一块菲力牛排,铺上蘑菇酱,裹上酥皮后入炉烘烤,盛盘后搭配酱汁。

这样,一道经典的惠灵顿牛排就“出炉”了。

可实际操作起来却没那么容易,能做好这道菜的主厨,基本算是出师了。

照例,贺函跟唐晶都没急着动刀叉,等着高斌的解说。

他只好开口:

“你们知道这道菜的来历吗?”

看到两人纷纷摇头,继续道:

“早在1450年,法国人就发明了肉排这种食物,就是将剁碎的肉放入放入酥皮中进行烤制,这可以看作是惠灵顿牛排的前身。

后来有一种流传较为普遍的说法:

为了纪念1815年在滑铁卢之役中击败拿破仑的惠灵顿公爵,因为这是他最喜欢吃的菜。

惠灵顿公爵是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英军将领,也是第21位英国首相。

他本人喜欢吃一种把牛肉、蘑菇、葡萄酒、松露混合在派皮中的烘烤料理。

所以有人认为,这道料理因此被命名为惠灵顿牛排。”

贺函听得入神,不禁问:

“但你好像不这么认为?”

“我确实不这么认为,19世纪时以派皮裹住肉类烘烤的方式十分常见,因为当时的烤箱温度难以控制,这个方式能使肉类保持湿润。

而惠灵顿牛排与法式经典菜酥皮牛肉十分相近,所以惠灵顿牛排很有可能是英国人重新包装的法式菜肴。

并且,有关惠灵顿牛排的正式文献要等到20世纪后才出现,并且全部出现在丑国。

1939年,纽约的饮食指南中第一次出现了惠灵顿牛排的名字。

关于这道英国菜怎样传入美国的至今仍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爱尔兰施泰格惠灵顿地区的移民把它带到美国的。

不过这不重要,你们只要知道,在西餐中,大多数菜名中带惠灵顿的,基本上外壳就是一层酥皮,里边包含着大块的鱼或是肉。

所以,不仅有惠灵顿牛排,还有惠灵顿猪排、惠灵顿鲑鱼,甚至是惠灵顿蘑菇。”

唐晶恍然大悟:

“你要是不说我们都没发现,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我们去国外点的惠灵顿**,基本都是酥皮包裹的。”

高斌微微点了下头:

“惠灵顿牛排绝对是西餐中的厨艺菜,厨师最不愿意做的牛排排行榜中,惠灵顿牛排也一定是名列前茅的,你这位朋友今天真是用了看家本领。”

高斌拿起刀叉:

“行了,就说这么多,赶紧吃吧,趁热才能看出主厨的手艺。”

开动!

这道菜到底难在哪儿?

首先原料上就很费功夫,肉要选择菲力牛排,一头牛身上也就几公斤。

而酥皮、蘑菇酱、火腿,随便哪一样都会影响到成品的质量。

并且这些原料不能提前太久预备好,因为材料放久会出水,不能用于这道菜了。

在制作上,菲力在烹调时要一直裹在酥皮中,阻隔肉汁与酥皮的步骤做得不好,会把酥皮沾湿变潮。

而在火候上,因为无法看到肉的生熟程度,只能凭厨师的经验判断。

如果酥皮有丁点沾湿或是牛肉过熟都属于制作失败。

为什么说《好先生》里的惠灵顿牛排不正宗呢,就在于孙宏磊饰演的大厨,将煎好的牛排直接放到酥皮上,包起来放到烤箱里。

鲜嫩多汁的菲力牛排,这样一烤,酥皮直接废了!

《好先生》中做好的惠灵顿牛排,不仅酥皮与牛排之间没有蘑菇酱,还有很大的缝隙

而最地道的惠灵顿牛排,酥皮要香脆且完整,中间的蘑菇酱要够干并且味道香浓,菲力牛排得是三成熟,呈现诱人的粉红色,肉质丰富又软又滑。

并且三者要紧紧接在一起,不能有缝隙。

为了阻止牛肉汁渗至酥皮,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厨师会在酥皮和蘑菇酱之间铺上帕尔马火腿,惠灵顿牛排的滋味又多了一分。

喜欢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请大家收藏: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