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 士绅投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从八品小官,那就是没有进士了,难怪投贼如此干脆。

不过王浩并不在意,只要是读书人,那就全部收下。

他现在挺缺人的,因为正式扩张期。

王浩打算拿下除了龙泉县城以外的所有乡镇。

让龙泉知县变成一个光杆司令。

而这些读书人,在用他们的同时,也需要考察和观政。

给他们分田时,也需要打散分到其他村镇,否则肯定成为内部隐患。

王浩对张家的投靠非常满意。

而有了张家做表率,附近大部分的地主,都主动把土地献出来。

当然,也有那不开眼的,打算抵抗。

那自然是杀了示威,家产商铺和产业全部充公。

留着用来赏给功臣和拍卖。

地主心里其实也打着算盘,从龙成功自然是极好的,今后招安也能接受。

若是被招安,分出去的土地,可以再通过各种手段抢回来。

反正,现在不能触怒反贼,否则族人都要被杀光。

这些士绅们非但不抵抗,反而主动投靠王浩,不仅任凭发落,而且还提供大量读书人。

实在太有意思了。

接下来只要正常进行丈田即可。

不去攻打县城。

只要县城、州城、府城不丢。

地方官会帮着王浩欺瞒中央,因为丢了县城他们的责任更大!

帮着隐瞒说不定还能混过这两年调往别处。

只要按照这个模式发展下去,实际控制整个吉安府之后,崇祯皇帝都还不晓得江西的具体情况呢。

至于官府征不了赋税?

直接上报有乱民流寇作乱便是,反正江西每年都那样,无非递解中央的税收变得更少。

可怜刘汝谔,一腔热血全白费。

他自认为王浩肯定会攻打县城。

但实际上王浩连县城都懒得去。

目前实力还太够,王浩的选择依然是苟着发育。

正常情况下的反贼,做到王浩这种程度,那绝壁要打县城了。

可惜刘汝谔遇到的是王浩。

他的经验和见识全白费。

一腔热血化为无用功。

努力发展才是硬道理。

县城什么的没必要现在去占。

他还有大一堆事要忙呢。

士卒的升迁和立功放赏,官员的调动,乡里分田闹出的矛盾,还有新来的读书人的培训。

因为这些读书人,王浩专门又成立了一个部门,训政司。

王浩认为,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部。

没当过基层官兵的,就不知小兵小卒所思为何事。

没当过基层官吏的,就不知升斗百姓所求为何物。

大明的官,十年寒窗苦读,考上举人进士后一朝外放县令,那就一定会做官了?

除开那些好官不讲,绝大部分都是庸官和贪官昏官。

绝大多数知县,别说治理乡村,连县衙都理不清楚。

自己走马上任,还得聘个师爷来当幕僚,什么都要师爷来出主意。

知县自己中饱私囊,师爷搜刮地方,胥吏欺上瞒下。

虽然地方势力错综复杂,但县令主政一方,若是连一县之地的基本关系都捋不清楚,哪也没必要当这个县令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王浩决心设立训政司。

就是为了培训那些读书人。

今后若是做了皇帝,那个训政司会挂名在吏部之下。

主要用来培训各地方主官。

训政司寻常时节里没人,就是个空架子。

但只要今后有官员交接或者新任举人进士来做官。

就会启动。

知县交接要延期三个月。

这三个月里,新任知县需要观政现任知县的做法。

同时讯政司会在本县抽调一位村长,一位优秀士官或军官,一位本地知名的商贾进来。

这些人都没有俸禄。

但是如果被这个训政司给选中,会在各自的履历上添一笔。

不要小看这添一笔。

这可是实打实的政绩。

这些人唯一的用处就是给本县新任县官澄明本地的农事,兵事和商事。

三个月不够让一个读书人学会种地,练兵和经商。

但是足以让他了解本地基本生产运行逻辑。

如村长会告知本县的特产作物,以及本地的水利设施情况。

这些是瞒不住的,水利和作物是关乎村长自己的政绩。

只要给本县新任新官讲的好,他是能在履历上留一笔的。

这可就超出同行太多了。

士官和军官也是。

被选中后,他们要交代和澄清的本地的匪盗,军队建设等事情。

这些同样是无法隐瞒的情况。

被选中后,士官或军官也能在履历上添一笔,以后升迁肯定超过同辈。

商贾是唯一没有政绩的。

但本地最有声望的商贾被选中了,那他得到的好处不比前两位差。

训导司做的就是这些,快速让地方主官了解本地情况,避免上任后一谈糊涂。

以往知县要有作为,需要下大力气和本地豪强接触,还不一定有用。

王浩则是人为改变这一目的。

可能在执行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私心所造成的情况。

这就足够了。

有了信息,才能做事。

除非训导司选上了的全是庸碌之辈,说上来的情况全是自己主观臆想。

不过那也是百年后的事情了,王朝进入中后期,王浩也铁定入土了。

他想改变了也无能为力。

............

莫静然的书信,被家仆带着一路带到了南京城。

他的同窗好友,郭维经此时正在担任南京监察御史。

家仆找到郭维经的住所后,立刻登门投拜帖子。

郭维经得知是同乡好友来信,高兴的接待了家仆,打发他一串铜钱后,拆开信封观看。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下一跳。

龙泉县居然出现了反贼,还差点攻破县城,而幸好有一位士子被裹挟进去,夺取了大权。

现在莫静然求自己帮忙为这个士子上一封奏折请求诏安他。

还在信封里提及了许多这位士子的好话。

郭维经觉得有道理,便写了一封奏章,递交了上去。

同时,他不知道的是,解学龙兵败的消息,也一并递交到了京师。

书中马上要进入冬季,要发展的剧情我想了想还有挺多呢。

首先是解学龙和李邦华要处理,该收的的收。

还有就是各地的发展,朝堂的反应,六修的诏安书,朝廷的诏安,一些日常,还有王浩可以也会结婚。

至于接不接受诏安这个我还没想好。

暂时不会有仗打了,解下要围绕诏安来写,反正主题是这个。

地盘的扩张和发展也要写,瑞金的张胜也要交代一下,还有逃跑的张有田……感觉要写的还有好多啊!

喜欢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请大家收藏: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