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 各方反应(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而军队之休息了一天后,就全体出动帮房屋破损的村民修缮屋子和帮着收割稻子了。

参军之前都是农民,干这个自然是得心应手。

而就在王浩的领地一片繁忙之际。

龙泉其余人众的反应,就很微妙了。

首先是龙泉知县刘汝谔。

在得知巡抚战败,乡勇全军溃散后。

他立刻动身处理首尾。

得知巡抚兵败,谣言顿时四散而飞。

又说乱兵要冲击县城的,也有说王浩要带兵图光县城所有富户的。

有人乘机便在城中抢劫起来,城中又有几处火起,还有砍杀喊叫哀求的乱声。

县衙前的大街上横死几具尸体,县城内人心惶惶。

有蠢蠢欲动着,有投机倒把者,许多商铺关门歇业。

刘汝谔当然不会坐视这种乱象。

这位知县刚上任时就能趁势下重典拿下县衙把持县政的书户。

历史上更是亲手处理了县城大大小小贪污害民官吏四十余人。

如此狠人怎会坐以待毙。

刘知县先是将城门关上,上了粗重的门闩,又加了顶门杠。

接着清点县衙库房物资,又察觉粮米储量不足。

开始亲自拎着一把倭刀带着尤典吏遗留下来的衙役包围了城里的寺庙和道馆。

开始清查度牒。

明代对度牒管的很严,有合法度牒的僧人和道士在寺庙道观里的数量并不多。

一清查,就爆出大量粮食来。

这个盲盒开的不错。

接着有带队巡街,将趁火打劫的,散播谣言搞事的统统提溜回衙门,又当街砍了一个作奸犯科的以儆效尤。

净街之后,他有勒令商铺正常开门,同时又派出衙役在各个粮店站岗。

每人每天限制购买粮食,一户只能出一人出门买粮,并且只能购买够全家吃三天的米粮,还要登记按手印。

三天之后才能再次购买。

管制粮食后,他又开始收容从战场上逃回来的民夫和乡勇。

开始用他们填进空虚的城防。

竟然又招募了近千人的守城乡勇。

虽然战斗力不怎么样,但至少挺像模像样的。

刘汝谔还号召本地士绅大族捐款献丁保卫县城。

但奈何本县大户已经被薅过好几次羊毛了。

王浩第一次造反时一次,占领武起乡后一次,现在解学龙来了又一次。

这次还薅的最狠。

而刘汝谔不知道的是,他还想着招募乡勇守城,最后就算城破殉国也在所不惜。

但县衙的其余人和县衙的衙役官吏可不是这么想的。

在他背后,一张看不见的网正在缓缓笼罩。

............

龙泉县内的粮食,原来还有几万斤的库存,如今官兵已将县库内的粮食封存准备作为军用。

又命城中大户“献粮”。

莫静然是本县首富,当然是大大的肥羊,不仅被迫献了二百石粮食,还“乐捐”白银三百两,让他叫苦不迭。

自打从武起乡离去后,得知女儿心意的他原本打算这两年给女儿选个好夫婿嫁了之后再纳个小妾或者过继一个族侄家的孩子传承香火。

现在被女儿这么一呛,想着干脆就纳个小妾在生个儿子算了。

可还没等他下定决心。

官府就来围剿王浩了。

莫静然原本已经给郭维经写了信,求这位好友上奏诏安王浩。

但谁知道信刚送出去没多久,朝廷的诏安的钦差没了,倒是巡抚的大军先来了。

这莫静然很是纠结。

他既盼着官军把王浩剿灭好还他女儿,又怕官军攻破武起乡后乱来。

为此他还特意找巡抚和几个千总军官请客送礼并说明情况,希望他们攻破王浩能够照顾一下自己的女儿。

别让那些大头兵给祸害了。

可谁曾想,官军和王浩交战了好几次,次次都败下阵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每次都是大败亏输,最近甚至都在城里强征民夫当炮灰了。

而就在今天,莫静然在下人的服侍下吃晚饭。

突然家中的家丁慌里慌张的跑进来,嘴里喊着:

“大事不好了老爷,朝廷大军败了,解巡抚被抓了,贼兵正在县城外到处追杀官军呢!”

“此话当真?!”

莫静然几乎跳了起来,连嘴角还没擦掉的米粒也不顾了。

“官军败了,那,那王贼岂不是要协胜攻城!这可如何是好......啊不对,那王贼好像对我女儿有意思啊,老子还帮他写信求人帮他诏安呢,我怕什么?”

想到这里,莫静然顿时松了一口气。

随后一个巴掌拍在家丁的脸上,训斥道:

“尔等慌什么?那贼……那王浩他就算攻城,他也不敢拿老夫怎么样!你们怕个什么。”

这话倒是没错。

如果王浩真的攻破县城,农兵进来纵使没有王浩的命令也不会为难莫静然。

因为莫楚楚在武起乡经常露面,上次征收夏粮时,她还被王浩拉出来记账呢。

外加乡里王晓春和张氏的肯定,以及王浩自己也不反对。

几乎已经被武起乡所有人视为王浩未过门的媳妇了。

不过家丁却捂着脸说道:

“老爷,不是小的多嘴,若是小姐真的嫁给那梁王,老爷一家可就被定位反贼了,到时候官府若是下手怎么办?”

莫静然鼻子一哼,满不在乎地说道:

“哼,这有何难?现在巡抚大军以败,没个一年半载的朝廷是派不出新军队的,而且我以给六修去了信,要诏安那王浩。

等过段时间,这巡抚兵败的事一传出去,六修递上的奏折必被重视,朝廷多半回来诏安。

而六修他是提出建议的人,又是咱龙泉本县人,来诏安的可能很大。

到时候他王浩一接受诏安,朝廷多半要赏赐他军职,虽不是文官,但也算复为良民了,我女儿也能风风光光的嫁出去,何乐而不为呢。”

莫静然想到很美,而且如果一切顺利,情况似乎真能像他说的那样。

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

他自己是跟王浩搭上线了,自然高枕无忧。

但县里其他人,可就不一定了。

衙门里的官儿是守土有责,不得不死守,刘汝谔又是个有名的清廉官吏,他决心死守以身殉国,但并不代表他们这样的缙绅百姓愿意。

因为他们却没必要跟着死抗到底。

喜欢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请大家收藏: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