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醉翁之意,真正的目标
朱元璋作为大明的皇帝,有着绝对的权力。
想要制定什么样的律法,全在他的一念之间。
对于他的儿子们,是极为宠爱包容的。
就算做了很多违法乱纪的事情,也顶多是训斥而已。
又如秦王朱樉修建了庞大的宫殿群,其花费巨大到了连当皇帝的都看不出下去了。
那些花费从哪里来,难道心里没数?
只是大家装作不知道罢了。
就算是犯了死罪,也是一句话就给赦免了。
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最终解释权!
朱元璋对儿子们极尽宠爱,包容。
毕竟,今天的场面弄得太大。
虽然皇明祖训明确规定了藩王不准干涉当地政务和人事任免,但那只是规定。
否则一个挑拨皇帝和藩王父子关系的罪名,就可以诛他们的九族了!
陈吏目掌管盐引,其倒卖的数量和收受的好处又岂止六十两银子呢?
黄知府吞了吞唾沫,一颗心也彻底放下来了。
笑道:“既然今天已经开始了,有些事情必须一次做完!
但一位藩王把铺垫和戏份,以及各种虚假消息都做足了。
汉王哪里来的精盐?
不过,该处理的人都处理了。
周书怡想到这里,心里忍不住越来越兴奋。
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就算言官都不敢上奏弹劾。
按照她的理解,今天不是要立威吗?
也终于体会到那句品级太低,还不够的意思!
就算有人怀疑又如何?
甚至皇帝偏心给儿子洗白,连死了都还会扣上该杀的罪名。
按照现在市场价来看,大米的均价大概在3元左右,因此可以算出,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2184元。
要不然就凭今天收了刘推官分润的银子,就足够被剥皮实草了。
你若是饿了,可以先回去吃饭。”
老朱这条规定,是把双标体现得淋漓尽致!
此刻的他哪里还看不出来,对方真正的目标根本就不是自己!
如此一来,也把两位五品六品大员绑在了一条船上。
以二人的智慧,哪里还不明白上方那位青年的目的。
至少不像大明后期那样明目张胆!
幸好刚刚识时务者为俊杰,明知的选择了投效汉王。
只需要派人去取了就是。
答案也正是老朱的严苛刑罚,让那时候的风气得到遏制。
这种摆明了帮亲不帮理的举动,只要不是蠢货都不会傻乎乎的把脖子往屠刀上送!
同时,也对将来更加的期盼了。
想要把自己从知府的位置上挤下去,也要先看看这位藩王的心情!
抬头看了看天色,询问道:“我们什么时候回家吃饭?中午连饭都没吃完就被带到这里,肚子都饿了!”
就好像是在警告言官:你可以说,但是我听着不高兴了也可以杀你!
所以,当地的官吏对藩王就更加的忌惮了!
以她对这个男人的了解,恐怕事情远远不是那么简单。
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完?
因为谁都知道,惹恼一位藩王被杀,就算死了也是白死。
有些事情必须要收尾,否则就要暴露了!
难道他就不怕朝廷问责吗?
更何况还发生了秦王差点杀掉耿炳文的事情,结果也是不了了之。
按照常理来说,作为当地的财神爷基本是可以横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