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49章 中举(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赵鸿义扭头一看,是汪立诚,想必他也在乡试榜上看到了他们两个人的名字,于是过来向两人贺喜。

赵鸿义和苏惟钧向汪立诚致了谢,赵鸿义关切地问道:“不知汪兄可在榜上?”

汪立诚满脸的失望之色,无奈地摇摇头道:“在下的文章水平有限,今次仍旧是榜上无名,比不得你们两位少年高中。”

说完他深深地叹了口气,明明他年纪最大,也是最先考中秀才的,甚至还有过一次乡试的经验,可是却败在了这两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手上,实在郁闷至极。

“汪兄也不必自责,今科不中,还有下科,总有机会的。”赵鸿义和苏惟钧只得说了些安慰他的话。

汪立诚道:“如今两位有大喜事,想必这些天有许多事要忙了。在下名落孙山,决定明日就返乡,这便向两位告辞了。”

“怎么走得如此急切?过两日还有一个在京同乡聚会,汪兄也不参加么?”赵鸿义问道。

汪立诚苦笑道:“失意之人,无心参加这种宴饮聚会,还是你们二位去吧。”说完拱了拱手,向两人告辞。

目送吴斐然离开后,赵鸿义和苏惟钧二人又继续看榜。

不过两人在榜单上从头看到尾,却没有再看到别的相熟之人的名字,连那个差点夺得小三元的廖文瀚也没能上榜,看来乡试除了实力以外,还要靠一些运气才行。

整个上海县参加乡试的五十多个考生中,只有苏惟钧、吴斐然和赵鸿义三个人上榜,但这个成绩已经是非常好的了。

要知道整个南直隶共有一百多个州县,而乡试录取员额只有区区一百三十五名,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个县只能分到一个举人。

从总录取比例来看,参加乡试的共有六千多人,却只录取了一百三十五人,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二多一点,考不中才是正常现象。

但南直隶各地的实力并不是很平均的,比如江北的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等地的文教水平就比较一般,有不少州县甚至一个举人都没中。

而地处江南的应天府和苏松常镇等府的经济发展水平很高,文教水平也水涨船高,一个县夺得两到三个举人名额也实属正常。

不过本次上海县上榜的三人排名都十分靠前的情况却十分少见,许多人都赞叹上海县的文教水平不是一般的高。

只有赵鸿义和苏惟钧明白,他们两人这次其实算是走了狗屎运,若是公平合理地比拼的话,他们两个未必能拿到前二十名。

两个人在贡院大门外的照壁下站了许久,充分感受着那份金榜题名的喜悦之情,享受了在场众人或艳羡、或崇拜、或敬畏的目光。

喜欢穿越大明:农家小子的奋斗史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农家小子的奋斗史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