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44章 开始学八股(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开篇两句点破题意,称为“破题”,然后承接破题进行阐发,称为“承题”,接着转入起讲,即开始议论,后为“入手”,意为起讲之后的入手之处。以下则为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必须是两两排比对偶的文字,与“骈文”类似。最后还有一段文字作为总结。

因为无论是文章的内容还是格式都被限制得很死,所以八股文作起来难度非常高,没有一定文字功底、没有对儒家经典的理解是很难作出八股文的。

这条路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勤学苦练一途,赵鸿义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始了他的八股文之旅。好在他的记忆力不错,刘夫子讲的各种规则、要求和技巧他都一一记着,只要多做练习,必然能够熟能生巧,做出合乎规范的文章来。

而这时,最为繁忙的“双抢”季节也终于结束了,忙碌了差不多一个月的农夫们终于可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不过刚喘了一口气,夏税的征收工作也同步开始了,各地的里长们开始带着牌甲挨家挨户上门催收。

好在夏税每亩只征二升,折合成钱也就十几文钱,赵鸿义家的四亩田也才六十几文钱,换算成银两是六分多,加上火耗之类的额外负担,估计要接近一钱银子,不过目前对赵鸿义家来说这点钱已经是小意思了。

而修建作坊的计划也正式提上了日程。由于赵鸿义要读书,所以作坊的建造和监督就主要由大伯和母亲负责。而大伯是有建房经验的——多年以前赵鸿义家的房子就是大伯帮忙组织修建的。

好在这是乡下建房,土地是房前屋后的空地不需要买,材料也比较便宜,就是制作夯土砖比较费时费力。

为了加快速度,大伯找了不少村里人一起帮忙,最多时曾有三十多个人一起干活,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来过人帮忙,当然这是要算工钱的,按行情价一天三十文。

没想到此事过后,赵鸿义的口碑在村里反倒是回升了一些,因为赵鸿义为他们提供了就业岗位和额外的收入。

因为是盖作坊,所以也不用追求什么美观大方,只要盖得够结实就可以了。而且因为帮工的人比较多,所以进度也非常快,只用了十来天功夫,在中秋节到来时,就已经大致完成外部整体建设,就差地面平整和门窗安装之类的装修活了。

这天傍晚,大伯赵德富带着赵鸿义参观了作坊建设工地。

作坊的整体占地面积只有不到三分地,和赵鸿义家院子差不多大,里面的整体布局也差不多,相当于新建了一个和赵鸿义家差不多的农家小院。

因为农村人只会盖住宅和祠堂,所以建筑设计都是按照住宅来设计的。赵鸿义不太懂这些,这种小手工业作坊其实和民居也差不多,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索性就让他们自由发挥好了。

喜欢穿越大明:农家小子的奋斗史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农家小子的奋斗史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