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4章 告别(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但是潇然现在也只能做150个波比跳,这已经是目前的极限了,半个小时后疲惫的潇然拿起吊好石头的步枪站起来,步枪拖在肩上,目光跟瞄准器一条线。两个小时后,潇然放下枪原地活动了下胫骨,慢慢的朝枪房走去。

中午吃完饭后休息了一会,起身来到操场上练习截拳道,作为从小开始修炼的2种拳法,潇然已经无比熟悉,因为身体的缘故,虽然还比不上前世,但是对于这2种拳法无比熟悉。

截拳道总结来说分为:一、四分之三警戒势

1.两脚并拢,收腹、挺胸,两肩自然下沉,两手下垂,自然平视。

2.左脚后退一步,脚跟提起,双腿微屈,两脚间距约与肩同宽,重心在两脚之间。左脚与左脚跟、左脚尖连线成45~90度角;右脚与连线成30度角。收腹、含胸、拔背、沉肩。右肘下沉,大小臂夹角成90度;左肘护肋,左拳举于颌侧。下颌微收,目视侧方。

二、全侧面警戒势

由立正姿势开始,左脚向正后方退一步,两脚间距约一肩宽,身体左转90度,两脚在同侧成一直线,成全侧面警戒势。双腿微屈,收腹,重心在两脚之间。两手可高抬、低放,伺机晃动。目视侧方。

三、正警戒势

左正警戒势

两脚双膝内扣,与肩同宽,两脚屈膝,重心在两腿之间。臀部下坐,收腹、含胸、沉肩。左掌尖上挑与肩同高,伸于体前人体中线位置;右手摆于左臂内侧。

右正警戒势

动作与左警戒势相同,唯右掌上挑伸于体前,左掌内护。

四、警戒势前后滑步

1.以四分之三警戒势为起势。

2.右脚贴地前滑8厘米,左脚随即跟上,迅速弥补因前脚滑动带来的间距过大,身体重心迅速恢复两腿之间。

3.右脚贴地后滑,左脚迅速后退以弥补因前脚后滑带来的间距过窄,身体重心迅速恢复两腿之间。

五、警戒势左、右滑步

1.以四分之三警戒势为起势。

2.左脚向左斜前方横迈8厘米,右脚迅速跟进,上体保持不变,身体重心迅速恢复两腿之间。

3.右脚向右斜前方横迈8厘米,左脚迅速跟进,上体保持不变,身体重心迅速恢复两腿之间。

六、泰拳势

左脚掌在前触地,右脚在后与左脚连线成正角。两脚相距与肩同宽,双膝微屈,收腹,身略偏侧。右拳护咽喉,左拳高于脸颊平,左肘离身体10~15厘米。

七、虎扑势

1.两脚约呈四六马步,重心六份在右腿。两掌掌心向下,张臂略弯,前低后高。虎视前方。

2.右脚蹬地,大小腿伸直,拧胯、扭腰,顺肩大臂带动小臂,右掌虎口斜向下方挥砍。

八、正击前警戒势

右脚在前,左脚在后,重心在两腿之间。右手伸于体前,略弯;左手内护

四分之三警戒势预示着正统、常规动作的出击;全侧面警戒势突显了侧身突进的强势;正警戒势、正击前警戒势体现了手法“搭桥”的便宜;而泰拳势表现的是压迫、硬朗的风格;虎扑势是蓄势待发的张力。

不同的警戒势是不同风格技击特征的标志,是后续动作的“符号”,预示大致一些动作出击的种种可能,不可不察!

兵法云:水无常态,兵无常势,瞬息万变。

“不停地移动,像水面跃动的月光一样……”伺机进攻,让对方摸不到头脑,“技者善隐其型”,不停变幻格斗姿势,会让对手局促不安、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

喜欢特种兵之从铁拳团开始的兵王之路请大家收藏:特种兵之从铁拳团开始的兵王之路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