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自从有人泼水拍了好看的倒影之后,布达拉宫广场上就没干过,这会儿人流增多,隋冬发现所言非虚,东一滩西一滩的水像镜子一样,绝好的光线把所有线条都投到水面上,色彩清晰细节分明,成像效果堪比激光摄影机,通透到眼睛都要忍不住称赞一声“可以!”
这种拍法忽然让隋冬想起了前些年去呼伦贝尔,那次非常愉快,因为美食美景里还有一群可爱的小伙伴,有个爱摄影的妹妹偷拍了她一张坐在草地上眼睛看远方的照片,蓝天绿草与风车全都投映在小小的一块太阳镜片上,非常自然有氛围感,是那次旅行中她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看看身边的两个人和自己脸上,三副太阳镜都不是镜面款的,隋冬脑子一热问路过的两位大哥借了一副拿在手里做折射道具,却怎么也没拍出从前的那种感觉。但这短短的一分钟不到,四个男人居然聊起来了,隋冬觉得这趟旅程真是让她刷新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三观,以前做小摊主的时候怎么没发现和人沟通是这么轻松自然的事呢?
转来转去拍了一个多小时,感觉广场上的各个角落都涵盖了,布达拉宫在心里完成了3D立体成像,别说忘记,就是下辈子可能都会有印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不知不觉已过北京时间的正午,“小路上”说他们青旅那几位终于睡醒了,也在往这边来,于是三人慢慢往八廓街溜达过去,一路上看到很多共享小电驴,不禁赞叹高原城市的贴心之处,设施都会尽量减少耗费人体动力。
“蓝隐者”结合着路边的店铺讲他上次骑行的经历,比如路过一家唐卡店,就说起有次没地方住,收留他的藏民安排他到放唐卡的小仓房里睡了一晚,伴着关于唐卡的各种诡异传说入梦,这辈子都记忆深刻……那些故事听起来又近又远,真实又玄幻,把隋冬和“小路上”都听的满眼欣羡。
到了八廓街附近等人来,“小路上”说这两天还认识了一个女生,也是在出行群里,隋冬打趣他“魅力不小”就让把人一块儿叫来,因为等下要来的两个人也都是男孩子,她自己一个异性,总觉得有点势单力薄。
半小时后,太阳又晒人又饿,隋冬开始渐渐暴躁起来,终于把所有成员都等来了,结果人一多,意见就不统一了,大家倒是都同意先去吃饭,可吃什么就是一个人提了之后所有人附和,然后又没人动,再重新继续选……这种莫名其妙的套路让隋冬十分崩溃,问都想吃什么,耳边全是“随便”,然后提了一个又不成,让她一边在崩溃的边缘,一边还想起网络上的热梗笑话。
大概,饿也能把人搞到精神分裂……
最终还是两个女孩拍板,真不知道该称赞几位男士有绅士风度,还是没一个有抉择担当。隋冬和彩辫女孩儿领着身后四位祖国大好男青年,浩浩荡荡奔向马路对面的藏餐馆,上了楼里面人多嘈杂,其实现在这个时刻才刚好是本地的午餐时间,但他们这一伙儿家乡的三餐胃,晚了三个多小时已经都饿的快抽抽了………
一人一道保守的点了认识的常见菜,然后每人又来了碗酥油茶,听说喝这个能缓解高反,结果一桌人谁也喝不惯,浓郁的酥油味没入口时还觉得醇香,但一流到味蕾上就立刻变成一层带颗粒感的油脂膜,密密实实的让味觉细胞集体不堪重负,这种腻感再加上一些莫名其妙的咸味,确实是外地人没法做到马上入乡随俗的,就连喜欢内蒙咸奶茶的隋冬都受不连着喝两口。
等菜的功夫,大家热闹的聊着一会儿要去八廓街哪里打卡,还说起一位头天晚上才到,今天下午就要踏上回程火车的传奇人物,江湖人称红衣小哥。
“他早起去看了布达拉宫,估计现在已经到火车站了……”那个叫“木阳”的小男生说,一看他就是全桌年龄最小的,脸上的稚嫩还没脱出学校,不过笑起来眼睛眯眯的很可爱,动不动就脸红如霞,全桌人都爱逗他,与“小路上”属于从长相到性格都完全相反的那一挂。
大家对此“传奇”各有各的感慨,觉得遗憾又有趣,当然最后还是有趣占了多数,因为除了红衣小哥自己,在座各位都还要去看拉萨更多的地方。
喜欢古格,敦煌到楼兰请大家收藏:古格,敦煌到楼兰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