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冷淡”了赵珏他们半个多月,衙署里的人慢慢地对他们三人的态度好转起来。
毕竟性子磨也磨过了,既然他们几个都做得很好,那他们也不好再过分了。一时间的冷落还能当做是事务繁忙,若是一直冷落,那就是故意针对了。而这三位看起来都不是什么好相与之辈,一甲三名,本身就是前途无量。若是彻底得罪了他们,等他们一朝得势,怕是没有这些给他们使绊的人的好果子吃。
这些人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自然个个都是人精。知晓其中利害关系之后,自是放弃了心里的那点小心思,省的给自己未来招致祸患。
其实这么多天下来,赵珏也看明白了不少东西。在这里待得越久,他就越清楚官场的凶险。历史上多少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之流,在官场的洪流中慢慢湮灭消失不见,是他们庸碌吗?不尽然,能够考到一甲进士及第,这些人的智商与才能都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他们最终能入阁拜相的却少之又少,难如登天。
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官场欺压太多,各种硬刀子软刀子让人防不胜防罢了。他们这些新人就像一群小羔羊一样闯入了狼群之中,还毫无所觉,最终也只能被分而食之了。毕竟刚刚入仕的菜鸟们怎么会是那些老狐狸的对手,最后不就只能碌碌而终,落得个高开低走,壮志不酬的下场么。
这日,赵珏下衙后收到了一封来自于他老师的信。
在老家的时候他就给他老师寄过信了。因为取字的事情,他本来是想让他大爷爷给他取的,奈何被大爷爷给拒绝了,所以最后他给老师的赔罪信变成了商量取何字的信。
信里他老师先是说了他一切安好,让他勿念。再是跟他说了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都是他那边发生的一些趣事,想着跟他分享一下。最后才聊到了这个取字一事。
本来给他取字这件事情不应该这么随便就在信里解决的,还有他加冠的事情,应该和取字的事情一道来比较合适。他虽然还未满二十,但提前加冠并无不可。可是因为他本人并无这个打算,那身为老师的他也无可奈何。
最终,应赵珏的要求,他老师给他取字“和谦”。所谓“和谦致乐,君子攸同”。老师希望他能做一个温和谦虚,德才兼备,品德高尚之人,不与人争高低,争长短,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缓缓收起信,赵珏低声轻念:“和谦,和谦,竟是和谦么?”他这老师也真是,明明知道他这人骨子里有股子强势,霸道,竟让他学起温润君子那一套。和谦,真正做到谈何容易?想来,给他取这二字也是为了通过这两个字时刻警醒着他吧,警醒着他勿忘初心,谦逊待人。
提笔给他老师回了封信,又分别写了四封信给赵家村,赵彦霖,杨明义和陈楚明。写完后,赵珏将信封好,交代余宏送出。想着之前给家里寄的信家里应该已经收到了才对,就是不知道家里的决定是什么。
唉,想着想着,赵珏便叹起气来。他目前需要顾虑的东西太多,而且很多事情他也只有个简单的想法,还不能实施。想来,他也是非常无能了。
他在老家的家人对他寄予厚望,即使是为了他们,他也不应该如此轻颓才是。想到这里,他重新坐正身子。他想,慢慢来,他终能达成所愿的。只愿他这一生所爱之人能一生平安喜乐,爱他之人能一生富贵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