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你看弟弟也四岁了,是不是也该送去开蒙了?”
赵老大看着懵懂的赵琰,这小子怕是还不知道开蒙是什么意思吧。拉过小儿子的手,把他抱起来,问道:“儿子,哥哥说要送你去读书,你去不去?”
赵琰一听读书这两个字,脑袋摇的飞快,急忙道:“不去读书,不去读书,哥哥读,我不读。”
看着赵琰这个样子,赵珏就知道这件事是办不成了。想着孩子还小,也就作罢了。
看着大儿子这个样子,赵老大轻笑一声,说道:“你不知道,要三四岁读书,我们村,也只有一个你。其他孩子,你随便抓一个问问,看谁愿意。真要打着来也不行,学不进去也白搭。不过这小子也差不多了,再过个一两年的,就是逼也要逼着他去。”
“可我看他这样子也不像一两年后能去乖乖就读的,瞧那头摇的。”赵珏思索了一番,继续道:“这样吧,我最近在家有时间,就带着几个孩子学着认认字。尤其是玉姐儿和芳姐儿,都八岁了。虽然女娃不用参加科考,但识字总是无错的。”
赵爷爷想了想,答应了。
“也好,不耽误你考试就行。以后家里读书人多了,家里姊妹大字不识也磕碜。大家都学学。你们这些当长辈的想学也一起。”
赵珏听了爷爷这话,深觉在理。
“是的,就学几个字也耽误不了我什么时间。整天窝着看书也不是个事儿,我就当放松了。想学的都来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赵珏知道如果不愿意来学的,肯定是怕麻烦自己,万一耽搁了他考试就不美了。可是他也是需要休息的,只是利用休息时间来教人认认字还是可以的。
把家里人认字的事儿定了后,和家里人又聊了会儿家长里短,赵珏便洗漱休息了。
第二天起来后,赵珏照常在饭后打完拳,直奔了镇上。
先去镇上见了夫子,并把做好的课业交于夫子批改。夫子很满意,点了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让他回去了。
看着自己的这个学生,周夫子与有荣焉。这是周夫子从教以来教的最有天赋,也最自律的一个学生。他很聪明,知道自己缺什么,该做什么又不该做什么。他从来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能够为此而努力。听说他一直在给书店抄书,甚至现在还在抄。如果是旁人的话他还会想去阻止。但对象换了他,周夫子想,他应当是犹有余力。
从夫子处出来,赵珏赶往书店。
先把抄完的书交付了,再继续在书店看书。掌柜知道他的习惯,打了声招呼后便没在管他。
一直看到快午饭时间了,赵珏才告辞书店掌柜回家。
坐牛车回到家中,吃完饭后又开始了一天的课业。
照例先温书。等温书差不多了,开始完成每日课业。完成课业后,就开始自己的抄书大计了。
之前赵珏盘算了一下自己存的银钱,之前县试过后,银钱还剩八十七两,应付府试是够了的。就是之后的院试不知道银钱够不够用。
之后考试的银钱他并不担心,毕竟还有几年准备时间。赵珏并不准备院试考完后接着考乡试,他打算沉淀几年再去考,所以有的是时间准备接下来考试的银钱。
这段时间他一直抄书也是想赚足考院试的花销,到时候不怕钱多就怕钱少。他打算一直抄书抄到去府城参加府试前。
吃了晚饭后,赵珏开始了家人认字计划。因为考虑到只有晚饭后赵家人才有时间完成认字计划,赵珏不得不将时间安排在了这个点。
看见所有人都来了,连赵阳都被赵二婶娘给抱来了,赵珏感到很欣慰。
首先教的就是大家的名字。
第一个字“赵”字。这是之前下午赵珏在屋里就准备好的。他将一张写大的“赵”字拿了出来,用手撑在墙上让大家看清楚,之后这张纸也会放在大家看的到的地方,方便随时记忆。
接下来就是教“赵”字的写法了。将之前自己用过的沙盘贡献了出来,赵珏在沙盘上一遍又一遍的教大家写“赵”这个字。
教的差不多了,又开始了下一个字的教习。
一个晚上也就教四个字,课程不多。感觉教的差不多了,也就结束了今天的认字计划。
就这样,每天晚上学四个大字,隔天复习抽查。到了去府城考试前,赵家人也认识不少字了。其中学的最好的是赵玉,赵珏的亲妹妹。她是唯一一个把赵珏教了的字全部学会了的。其他人不记得了的也都会去问她。
一直到府试前,赵珏都维持着每天早上去镇上找夫子,上午到书店看书,下午回家复习做功课抄抄书,晚上教家人认字的生活。偶尔也会跟着林师父进深山打打猎以作放松。
就这样,终于迎来了府试考试。
喜欢农家子科举奋斗日常请大家收藏:农家子科举奋斗日常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