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侯夫人对她显然有意见,在拜见长辈时,脸上几乎没有露出一点笑容。
祝侯夫人的态度冰冷得让人难以接近,仿佛对这场婚礼毫无兴趣,甚至有些反感。
虽说顺义侯府没有大规模宴请宾客,但该来的亲戚朋友却也不少。
尽管人数众多,却依然改变不了整个婚礼的低落氛围。
婚礼上,许多人在看到祝侯夫人的脸色不好时,一群爱八卦的大婶们就纷纷议论开了。
“今天不是办喜事吗?怎么祝侯夫人脸拉得跟办丧事一样啊?”
她们的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能让在场的人都听到,让慕嘉和的脸色越发难看。
“你没听说?今天结婚的是平阳侯府的慕嘉和。就是那之前在京城流传的那个非平阳侯夫人亲生的孩子。”
另一位大婶低声接话,声音里带着些许同情,也有几分好奇和窥探的心理。
“我记得她!好像是前阵子有个传闻说她和儒哥儿关系好得很。大家都觉得这个消息很劲爆,没想到过了几天,她却出来说自己其实跟他没什么联系!我还真信了她的这番话,以为他们之间不过是误会一场。谁知道……”
“谁会想到这传闻竟然是真的呢!真是让人惊讶不已。之前她可是言之凿凿地否认一切,说什么只是好朋友,没料到这才过了多久,不就已经嫁给了他嘛。”
简直是把我们这些听众当傻子玩弄了吧?
要是她们家有这样一个儿媳妇,估计也是气得七窍生烟。
不过,让所有人都感到不解的是,
按理说以儒哥儿的社会地位和财富水平,想要娶什么样的女子都可以轻易得到,为什么最终却会选择一个出身农村、性格变化无常的慕嘉和作为自己的伴侣?
“谁知道呢?也许人家姑娘真的具备什么不为人知的特别技能或特质吧!”
那位讲话的大婶在说到“特别能力”这个词时特别加重语气,并且语调中明显充满了嘲笑与质疑。
旁边聚集起来听八卦的人们听完这话后纷纷发出了哄笑声。
虽然大家表面上都是拐弯抹角地讨论这件事,但实际上每个重要的细节都没有遗漏掉。
此刻正坐在厅堂上方接受众人目光洗礼的慕嘉和,幸亏头上遮着一块红盖头布,否则那些人的闲言碎语早就让她无地自容了。
如果没有这块布挡着脸,估计现在她只想找个地方藏起来!
确实,在那块红色织物之下,慕嘉和的脸色早已经被羞愤染得通红,似乎随时都会滴出血来。
哪里还能见到新娘该有的幸福笑容,
分明就是在遭受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意对她品头论足的窘境。
这样的场面,简直让她快要淹没在众人飞溅的唾沫星子里!
四周的各种议论和指责像潮水般向她涌来,让慕嘉和感觉自己像是被重重包围在漩涡中央。
可由于礼仪的束缚,无论是言语还是行为,她都无从选择,只能保持沉默和静止,承受这一切的压力与煎熬。
只能默默地听着这些充满讽刺意味的话语在耳边回荡,每一句都仿佛是锐利的刀子割裂她的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