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笑着进了房门,看到黛玉挨着贾母左边坐着,右边是湘云。地下邢王二夫人,探春、惜春、李纨、凤姐、李纹、李绮、邢岫烟一帮姐妹都在屋里,只不见宝钗、宝琴、迎春三人。宝玉高兴得不知道说啥好,忙给贾母道喜,又给邢王二夫人道喜,一一见过众姐妹,然后对黛玉说:“妹妹身体好了吗?”黛玉微笑着说:“好了。听说二哥哥身体也不舒服,好了吗?”宝玉说:“可不是,那天夜里突然心里疼,这几天刚好些就上学去了,也没顾得上去看妹妹。”黛玉不等他说完,就扭过头和探春说话去了。凤姐在地下站着笑着说:“你们俩哪像天天在一块儿的,倒像客人似的,尽说些客气话,这就是人说的‘相敬如宾’吧。”说得大家都笑了。林黛玉脸涨得通红,想说又不好说,犹豫了一会儿,才说:“你懂什么?”众人笑得更厉害了。凤姐一会儿回过神来,才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正想找话岔开,就见宝玉突然对黛玉说:“林妹妹,你看芸儿这个冒失鬼。”说了这句,才想起不该说,就不吭声了。引得大家又都笑起来,说:“这从哪儿说起。”黛玉也莫名其妙,跟着傻笑。宝玉没话找话,又说:“刚才我听说有人要送戏,是哪天啊?”大家都瞅着他笑。凤姐说:“你在外面听说的,你来告诉我们。你这会子问谁呢?”宝玉趁机说:“我再出去问问。”贾母说:“别出去了,一来让人看笑话,二来你老子今天大喜,回来碰到你,又该生气了。”宝玉答应了一声“是”,就出来了。
贾母问凤姐谁说送戏的话,凤姐说:“是舅太爷那边说,后儿日子好,送一班新出的小戏给老太太、老爷、太太贺喜。”又笑着说:“不但日子好,还是个好日子呢。”说着,看着黛玉笑。黛玉也微笑。王夫人说:“可不是,后儿还是外甥女儿的好日子呢。”贾母想了想,也笑着说:“看我这老糊涂,差点忘了。亏得有我这凤丫头,像个‘给事中’。既然这样,挺好,他舅舅家贺喜,你舅舅家就给你过生日,不是挺好吗?”说得大家都笑起来,说:“老祖宗说话就是有水平,怪不得有这么大福气。”正说着,宝玉进来,听到这些话,高兴得手舞足蹈。一会儿,大家都在贾母这边吃饭,热闹得很,这就不用多提了。饭后,贾政谢恩回来,先到宗祠里磕了头,接着来给贾母磕头,站着说了几句话,就出去拜客了。这两天,亲戚族人来来往往,府里热闹非凡,车水马龙,高朋满座,真可谓是:
花到正开蜂蝶闹,月逢十足海天宽。
到了庆贺那天。一大早,王子腾和亲戚家就送了一班戏来,在贾母正厅前搭起了戏台子。外面爷们都穿着官服陪着,来贺喜的亲戚摆了十几桌酒。里面因为是新戏,又看贾母高兴,就用琉璃戏屏隔出后厦,也摆了酒席。上首薛姨妈那一桌,是王夫人和宝琴陪着;对面老太太那一桌,是邢夫人和岫烟陪着;下面还空着两桌,贾母叫人快来坐。一会儿,就见凤姐领着一群丫头,簇拥着林黛玉来了。黛玉稍微换了几件鲜亮衣服,打扮得如同嫦娥下凡一般,羞答答笑着出来见众人。湘云、李纹、李纨都让她坐首席,黛玉不肯。贾母笑着说:“今天你就坐这儿吧。”薛姨妈站起来问:“今天林姑娘也有喜事?”贾母笑着说:“是她生日。”薛姨妈说:“哎呀,我倒忘了。”走过来对黛玉说:“恕我健忘,回头叫宝琴来给姐姐拜寿。”黛玉笑着说“不敢”。大家都坐下了。黛玉留神一看,没见到宝钗,就问:“宝姐姐可好?怎么没来?”薛姨妈说:“她本该来的,只因没人看家,所以没来。”黛玉红着脸微笑道:“姨妈那里又有了大嫂子,怎么反倒让宝姐姐看起家来?大概是她怕人多热闹,懒得来吧。我还怪想她的。”薛姨妈笑着说:“难得你惦记她。她也常想你们姐妹,过两天我叫她来,大家好好聚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正说着,丫头们开始斟酒上菜,外面的戏也开场了。开头肯定是一两出吉祥的戏文,到了第三出,只见金童玉女在前,旗幡宝幢引路,引出一个穿着霓裳羽衣的小旦,头上披着一条黑帕,唱了一段就进去了。众人都不认识,就听外面有人说:“这是新排的《蕊珠记》里的《冥升》。小旦扮的是嫦娥,之前下凡到人间,差点就嫁人了,幸亏观音点化,没嫁成还去世了,现在升回月宫。没听那曲子里唱‘人间只道风情好,那知道秋月春花容易抛,几乎不把广寒宫忘却了!’”第四出是《吃糠》,第五出是达摩带着徒弟过江回去,台上弄得跟海市蜃楼似的,热闹得很。
大家正看得高兴,忽然薛家的人满头大汗闯进来,对薛蝌说:“二爷快回去,也跟太太说一声,请她赶紧回去,家里有急事。”薛蝌问:“什么事?”家人说:“回家再说。”薛蝌也顾不上告辞就走了。薛姨妈见丫头传进话来,吓得脸色煞白,赶忙起身,带着宝琴,匆匆告别,上车回去了。这一下,弄得在场众人都很惊愕。贾母说:“咱们这儿派个人跟过去听听,到底咋回事,大家都挺关心的。”众人齐声答应。
不说贾府这边继续唱戏,单说薛姨妈回到家,只见两个衙役站在二门口,几个当铺伙计陪着,说:“太太回来自有道理。”正说着,薛姨妈已经进来了。衙役们看到簇拥着一位老太太,知道是薛蟠之母。看这阵仗,也不敢造次,只能垂手站着,让薛姨妈进去。
薛姨妈走到厅房后面,就听到有人大哭,是金桂。薛姨妈急忙赶过去,只见宝钗迎出来,满脸泪痕,看到薛姨妈,就说:“妈妈先别着急,办事要紧。”薛姨妈和宝钗进了屋子,因为之前进门的时候已经听家人说了大概,吓得战战兢兢的了,哭着问:“到底是和谁?”只见家人回道:“太太这时候先别问那些细节,不管是谁,打死了人总是要偿命的,先商量怎么办才好。”薛姨妈哭着说:“还有什么商量的?”家人说:“依我们的想法,今晚准备些银两,二爷和大爷见了面,就在那儿找个厉害的刀笔先生,给他些银子,先把死罪弄开,回来再求贾府去上司衙门说情。还有外面的衙役,太太先拿出几两银子打发了。我们好赶紧办事。”薛姨妈说:“你们找到苦主,多给些发送银子,再给些养济银子,让原告不追究,事情就能缓一缓。”宝钗在帘内说:“妈妈,不行。这种事越给钱越闹得凶,还是刚才小厮说的对。”薛姨妈又哭道:“我也不想活了,赶到那儿见他一面,和他死在一块儿算了。”宝钗急得一边劝,一边在帘子里叫人:“快和二爷办去。”丫头们搀着薛姨妈进来。薛蝌刚要往外走,宝钗说:“有什么消息赶紧派人寄回来,你们在外面好好照料。”薛蝌答应着去了。
宝钗这才劝薛姨妈,那边金桂瞅准机会抓住香菱,又跟她叫嚷:“平常你们老夸他们家打死了人都没事,还能进京来。现在可好,真打死人了。平时就知道说有钱有势有好亲戚,这时候我看也都慌了神。要是大爷有个三长两短回不来,你们各自跑了,留下我一个人遭罪!”说着,又大哭起来。薛姨妈听到这些,气得差点昏过去。宝钗也急得没办法。正闹着,贾府里王夫人打发大丫头来打听消息。宝钗心里知道自己是贾府的人,可一来没正式定下来,二来事情紧急,只好对那大丫头说:“现在事情还不清楚,只听说我哥哥在外面打死了人,被县里抓了,也不知道会怎么定罪。刚才二爷去打听了,等有了准信,马上给那边太太送信。你先回去谢谢太太惦记,以后我们还得多仰仗贾府爷们呢。”那丫头答应着走了。薛姨妈和宝钗在家里干着急,啥办法也没有。
过了两天,小厮回来,拿了封信交给小丫头送进来。宝钗拆开一看,信里写着:
大哥人命是误伤,不是故杀。今早用蝌出名补了一张呈纸进去,尚未批出。大哥前头口供甚是不好,待此纸批准后再录一堂,能够翻供得好,便可得生了。快向当铺内再取银五百两来使用。千万莫迟。并请太太放心。余事问小厮。宝钗看完,一字一句念给薛姨妈听。薛姨妈擦着眼泪说:“这么看来,生死还不一定呢。”宝钗说:“妈妈先别伤心,叫小厮进来问清楚再说。”一边打发小丫头把小厮叫进来。薛姨妈就问小厮:“你把大爷的事详细跟我说一说。”小厮说:“那天晚上我听到大爷和二爷说的话,都吓糊涂了。”究竟小厮说出什么话来,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红楼梦新编白话版请大家收藏:红楼梦新编白话版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