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那日苏,生来便带着一份重任。
听我母亲说,在我出生的时候,百鸟齐聚在帐篷外,与猫儿狗儿等都安安静静的待着,不吵不闹。
我出生以后,全族人聚集在一起,按照习惯由当时的智者先为刚出生的孩子纳福消灾,随后便是盛大的篝火晚会。
可是那位垂垂老矣的智者,将我抱到怀里,却只是摇了摇头。
他说:这孩子的福我找不到,而我们都要向他找。
就因为这一句话,从小到大,我的日子过得很严苛也很宽容。
严苛是父母总让我学着那位垂垂老矣的智者的样子,若是犯错则会被父母狠狠责罚。
宽容是因为在族人面前,我仿佛是那个可以救他们于水火的人,他们对我格外的敬重,从而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的关照,在他们那里总能得到。
在十五岁之前,我一直觉得,那位智者赋予我的使命,不过是一个会被迟早拆穿的谎言。
这个谎言我很希望被拆穿,毕竟虽然被认为是智者的接班人,但是我更喜欢被父母肆无忌惮的追着打,而不是在悄咪咪的责备之后,望着他身后的神明,一脸别怪罪的神情。
我是智者的接班人,也是他们的儿子。
他们在这双重关系里,怎么都不自在。
十六岁那年,垂垂老矣的智者撒手人寰,我看着他的脸,突然就能够看见他的一辈子。
这个时候我才明白,这个老人不是在说谎。
因为只有智者,看得见众生的因果,唯独看不见自己的因果。
那位老人离开后,我仿佛被赐予了无限的力量,我跟随着自己的力量,带领着众人祈福消灾,如逝去的那位老人一样。
尽管我刚开始对自己的这种特殊力量特别骄傲,但是我绝不敢将这份骄傲表现出来。
因为所有的智者都是不苟言笑,安静祥和的,我不好成为例外。
后来,我逐渐习惯了自己的这份力量,也逐渐习惯了被族人顶礼膜拜,我也习惯成为众人的智者,而不是那日苏。
我也不再渴望父母的怀抱,也不渴望哥哥暗戳戳的嫉妒。
因为成为智者,在受到众人的敬仰与爱戴的同时,那一双双爱戴的双眼后面,藏着的是这位智者能给他们指引的希望。
成为智者,六亲缘浅,无情无爱。
但是这句智者的形容,我似乎都没有沾上。
我的父母哥哥妹妹都很健康,我甚至看不到他们有什么灾祸。
至于无情无爱,我也觉得我沾不上。
那一年,正好夕阳西下,金黄色的阳光在草原上安静沉睡,我看到了一位女孩的脸。
她的脸很纯真,尤其是那双纯净的眼眸,让人过目难忘。
父亲一生都很仗义,每逢外客,必然宰羊款待。
这次也没有例外,只是那位女孩,居然也乐呵呵的来看他们宰羊。
后来我知道,那位女孩叫苏青青,我看不见她的过去,却可以看见她的未来。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苏青青喜欢待在自己身边,这让我内心暗自窃喜。
以至于妹妹提出让我弹奏一曲,我一整个就开心。
当然我的弹奏获得了这位姑娘真挚的赞美,这样的赞美可以和我母亲煮的羊肉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