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因为信报是刚成立不久,虽然潜力不错,但底蕴不足,明报专业性太强了,可以说是金庸先生撑起来整个报社,而东方日报经过几年时间,已经发展起来了,全资收购不大可能!”
“嗯,分析得不错,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去做,全资收购信报,如果公司的人愿意留下,可以继续留下,另外,明报和东方日报能入股多少就入股多少!”
“明白,董事长,我知道怎么做了!”
“嗯,去吧!”
罗永浩起身快速往外走。
不过等到等陈晓无意间扫了一眼办公室一角的案几时,突然觉得不对劲。
“哎,你回来,我他妈的端砚和徽墨呢,孙子,你给我回来!”
不喊还好,陈晓一喊,罗永浩装作没听见走得更快了。
陈晓看见消失的背影,也只能无奈的砸吧砸吧嘴了。
罗永浩其实也特别喜欢古文化,书法就是其中一项,所以私底下他跟陈晓可以说非常熟,陈晓对他的观感也很好,业务能力不错,还和老板有相同的爱好,你不升职谁升职,是吧!
就因为这个,私底下不少同事还送了他一个“马屁罗”的外号!
陈晓听后,也只是笑笑,真喜欢和奉承是不一样的,陈晓看得出这小子是真喜欢,难得在自家公司找到一个意趣相投的人,还是公司的元老人物,陈晓当然愿意用这样的人了。
其实私底下的人有一部分说对了,俗话说得好“跟上司一个调,升职加薪不用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不过这个观点陈晓是不承认的,他一向自我标秉是个公平公正的人。
不过从刚才的事情来看,显然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其他人,包括陈万贤和方进新都没有那个胆子随便拿陈晓的东西,唯有罗永浩这小子除外。
因着是因为喜好,所以陈晓不会计较,偷拿怎么了,读书人的事儿,那叫偷吗,是吧?
事情安排好了,陈晓又没事儿了,本来想起身练练字的,可又想起自己的端砚和徽墨没了,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干脆出了办公室,在这一层巡视一下,一圈溜达下来收获了无数的问好声,看到大家忙忙碌碌的样子我觉得自己是多余的。
不忙不行呀,说一下时间点,现在已经是1974年的1月了,公司刚放完元旦假期,不多,1天,元旦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节日,岁身处殖民地,可传统无时不敢忘。
放完元旦,就意味着马上要过春节了,今年的春节,陈晓不用来回奔波了,不过给大陆的节礼秦淮如早就安排好了。
近一点的表姑表叔,远在四九城的王爷爷,三位叔叔,老师长一家,秦家屯,四合院的傻柱儿,大茂,几位大爷,甚至还有当初对陈晓帮我量多的武装部长,还有师叔等等。
元旦那天,陈晓,秦淮如和秦父秦母四人啥也没干,就在家整理名单和整理礼物的单子。
这个单子还不好理,既不能太贵,还得实用,别看陈晓找到港岛,如果让他想,他估计抓破脑袋也不会周全。
这事儿还是秦淮如和秦母在行,为此秦淮如都没有去她那美容院,她和娄晓娥的美容院也开起来了,在铜锣湾,据说,生意还不错,为止,秦淮如在家里都敢跟陈晓大小声了,不过每次晚上都被收拾的够惨。
还有一个问题,这些礼物买好后,都要随着往返内陆的船送到表姑那里,再由她根据名单一一寄出,现在虽然74年了,不过风还在继续吹,别到时候送个年礼,把人家给送进去了。
海外关系这条,可以铁律,有这个关系的,一旦被举报,基本没跑,所以还是要小心才行。
至于表姑表叔那里就不用陈晓担心了,三兄妹现在都回归了一线,一个一省一把手还罩不住这事儿,那他也别当了,可况与港岛这边的往来还是上面特批的,收到礼物怎么了,人家还给了那么一大笔美刀呢!
陈晓此时就在想这个春节怎么过了,第一次在港岛过年,肯定要热热闹闹的。
喜欢四合院之小小中医带着寡妇奔小康请大家收藏:四合院之小小中医带着寡妇奔小康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