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率宫内,那凝固如冰的气氛,随着老君一句“那便依道友此数”,终于如同春雪消融般化开。
如来心中巨石轰然落地,八十一部真经的底线总算保住了!
其正欲趁热打铁,将下一个关键议题——护道者的人选——抛出来,争取道门的鼎力支持。
“阿弥陀佛,谢老君体谅。”
老君神色古井无波,
“道友且慢。西方大兴,固乃天道定数,然此大兴之势,亦须合那周天之数,圆满之机。贫道观之,日后那取经之路,便是大兴之始。此路,必不会坦途。”
“天道运行,自有其律。此番取经,既是传法之途,亦当是砺心之径。依贫道所观天数,西方欲大兴于东土,其取经人,必先历尽劫波。此劫数,当合真经九九之数,共历八十一难!一难,便是一重考验,亦对应一部真经入东土之因果。如此,八十一难尽,方可圆满取得八十一部真经。此乃天数使然,亦是定数所归。”
老君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敲在如来心头。
八十一难!这数字与真经之数严丝合缝,是老君代表道门对佛门大兴设下的无形门槛。
这“八十一难”绝非虚言,它将成为取经路上实实在在的生死考验。
如来虽觉此数苛刻,蕴含无尽凶险,但老君以“天道定数”为名提出,且与真经之数相合,已然无法反驳。
这分明是将取经的难度,与真经的数量直接挂钩!
“善!老君洞悉天机,所言极是。八十一难,合该如此!”
如来压下心头波澜,合十应允。
此乃道门底线,亦是天道所示,不容再议。
见如来应下这“八十一难”的天数,老君心中方才掠过一丝真正算无遗策的淡然。
这九九之劫,磨难重重,步步杀机。
若那取经人根骨不坚、意志不韧,心性稍有动摇,或护法之人法力不济,应对失措,致使未能走完这取经之路……
呵呵,那便是天数如此,佛门机缘未至,气运不足。
老君顺应天道定数,已然应允真经之数,更点明路途劫难。
届时功亏一篑,却怪不得道门违逆天数,只能怪佛门自家选的人……过不了这天道设下的九九之关!”
如来既已应下,眼下当务之急,是尽快敲定护法之人,以应对这即将到来的九九八十一难。
“然则,取经人乃凡俗之躯,行走于三大部洲,凶险万分。昔日老君定下这修行人凡尘行走之铁律,不得轻易动用法力神通,贫僧深以为然,此乃维系凡俗秩序之基石。故此,护道者……”
如来“护道者”三字刚出口,话音还未落稳,一直闭目仿佛神游天外的老君,眼皮都没抬一下,那平淡无波的声音却如同精准投下的惊雷,瞬间打断了如来酝酿好的说辞:
“此事,佛祖不必忧心。”
老君的声音平稳得没有丝毫波澜,
“道门既已承诺配合取经大业,自当尽心竭力。这护持取经人之责,我道门义不容辞。贫道倒有一合适人选。”
如来闻言心中警铃大作!
心头猛地一跳,一股极其不妙的预感瞬间升起!
这老倌儿想干嘛?
只见老君眼皮都没抬,慢悠悠地继续道:
“我观道门之中,上清一脉有一弟子,名唤哪吒。虽有些顽劣,然根骨清奇,神通广大,更兼身负三坛海会大神之神职,对天庭律令、三界妖魔皆熟稔于心。”
老君顿了顿,
“此子心性赤诚,嫉恶如仇,冲锋陷阵乃是一把好手。由其担任这取经的首席护道者,护持取经人周全,降妖除魔,扫清障碍,当是再合适不过了。佛祖以为如何?”
三坛海会大神哪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