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逼近武关:起义军势如破竹,关中震动。
赵高却仍对胡亥笑道:"不过几个山野蟊贼,郡县兵卒便可剿灭,陛下无需忧虑。"
直到刘邦兵临武关城下,烽火照亮夜空,胡亥才惊觉——自己被蒙骗了!
胡亥终于意识到赵高的谎言,数次召其入宫,厉声斥责:"丞相欺朕太甚!"
赵高表面惶恐告罪,心中却已盘算退路。
恰在此时,刘邦遣使密约:许赵高"关中王"之位,换取咸阳不战而降。
赵高两面算计:一面假意应允刘邦,一面密谋弑君自立,以增谈判筹码。
赵高召来女婿阎乐,定下弑君之计。
血色之夜,赵高谎称"盗贼入宫",命阎乐率千余甲士杀入禁苑。
守卫宫门的郎官尚未反应,便被乱刀砍倒,鲜血浸透玉阶。
阎乐一路杀至望夷宫,殿门轰然倒塌时,胡亥正醉卧美人膝上。
胡亥惊惶四顾,竟无一人来救,唯有一名老宦跪伏颤栗。
“你敢弑君?!” 胡亥色厉内荏地咆哮。
阎乐一脚踢翻案几,酒水泼在龙袍上:“天下苦秦久矣!你搜刮民脂,残害忠良,今日便是报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胡亥面如死灰,颤抖求饶。
回答他的,只有寒刃出鞘的铮鸣。
最终,这位二十三岁的皇帝泪流满面,横剑自刎,血溅龙榻。
胡亥死后,赵高试图自立为帝,遂佩玉玺上朝,环视群臣,缓缓开口:
"嬴姓赵氏,本为同宗。今二世崩殂,国不可一日无君……"
话音未落,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应声。
殿内死寂,唯闻铜漏滴水。
赵高脸色铁青,终于明白,自己终究是个阉人,纵使权倾朝野,也登不得这九五之尊的位置。
无奈之下,只得改口:"如今六国复立,秦地日蹙,称帝已不合时宜。当立子婴为秦王,以安社稷。"
群臣这才齐声附和:"丞相圣明!"
斋戒期间,子婴暗中召来二子与心腹韩谈:
"赵高弑君,欲借我过渡,日后必除我而降楚!"
韩谈低声道:"赵高近日与刘邦使者密会,许诺献咸阳换王位。"
子婴冷笑:"既如此,斋戒期满之日,便是赵高死期!"
第五日清晨,赵高携玉玺至斋宫,见子婴卧榻不起。
"大王,吉时已到,请赴太庙告祭!"
子婴虚弱抬手:"朕忽染恶疾,劳丞相近前……"
赵高不疑有诈,刚踏进宫门,两侧屏风轰然倒塌!韩谈率死士持刀扑出,寒光乱闪。
"尔等安敢……啊!"
赵高至死瞪大双眼,不敢相信竟被自己扶持的傀儡所杀。
如此,于秦国政坛呼风唤雨十余载的一代权臣赵高,惨死于子婴刀下,至死都未能明白事情缘何至此。
赵高既死,其家眷与亲信亦遭诛杀。
子婴登基为秦王,旋即整军经武,抵御刘邦之进攻。
然,子婴继位为时已晚,盖因刘邦一面遣使与武关守将议和,一面遣军偷袭武关,终得之。
子婴闻此噩耗,遂集兵力于蓝田一带截击刘邦,却为刘邦所败。
未几,刘邦便率军至灞上,遣人劝子婴投降。
群臣见大势已去,皆劝子婴降之,子婴无奈,只得素车白马,捧着玉玺出城投降。
彻底终结了这个曾经横扫六国的大秦帝国。
喜欢洪荒:截教女仙请大家收藏:洪荒:截教女仙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