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一个不知道多久才能醒来、甚至不知道能不能醒来的“梦境”,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几乎相同的经历,那种心理预设和对于未知的恐惧,足以让任何智商正常的人望而却步。
所以招募开始了几个月,报名的只有一个“心怀鬼胎”的秦玉林,但是为了增加容错率,除了“强制唤醒”的程序锚点之外,至少还需要一个真人的意识作为“锚点”。
无奈之下,联合政府只能选择指派,准备先完成一次成功的“入梦”,来证明这是一个有效、且安全的方案,再借此打消顾虑、招募更多的“锚点”。
而作为第一次、同时还带有演示性质的“入梦”,这次行动可以说是只准成功、不准失败,“梦境”的发展无法掌控,就只能在人员配置上做万全准备了。
于是在人员指派的备选名单中,联合政府最终选择了刘祈,这个专业、冷静、极其符合“锚点”要求的人,作为梦境中最重要的、负责指引和纠正的“锚点”。
再之后的、现实中的情况,就是刘祈回来以后被刘愿找到,然后从对方口中听说的了。
“第一次‘入梦’很成功,所以我又得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刘祈耸动肩膀笑了笑,脸上却看不出半点笑意:“在那之后过了一年,晓星死于长期卧床的并发症,刘愿接到通知去取了尸体、办了葬礼,也再次接触到了‘众生’。”
“不过当年对我的‘指派’,在伦理和人权上是不被接受的,所以他不知道我成了‘锚点’,只知道我参加了‘观察者计划’,就也跟着加入进来了。”
“……”
看着刘祈脸上标准的强颜欢笑,我整整沉默了两分钟都没再开口——不是不知道说什么,而是不知道该不该说。
但可能是我脸上的犹豫太过明显,刘祈没等我决定就主动说道:“晓星的尸体没问题——至少刘愿觉得没问题,她的死也没问题。”
“……你确定吗?”
“我查过一些资料,植物人丧失意识后,会由于长期卧床、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卧床五年后的死亡率接近60%,而晓星当时已经卧床七年了。”
刘祈像不愿面对似的快速说完,接着重重的叹了口气:“相信我,我比你更希望晓星的死有问题。”
“比如她没死,或者是因为照顾不周才……那样我至少有人可以发泄,但现在我只能恨自己,为了什么狗屁的责任感,结果连她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