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昏了两天两夜,醒过来第一件事,就是让人去问黛玉走了没有。直到袭人告诉他,紫鹃是骗他的,黛玉根本不会走,他这才松了口气,乖乖喝药。
却说黛玉,自宝玉晕过去,心里就没踏实过,又悔又怕,连着两夜没睡好。这日午后,宝钗提着个食盒来了,说是“姨妈炖了些燕窝,让我送来给林妹妹补身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宝姐姐。”黛玉起身让座,脸上带着几分倦色。
宝钗坐下,打开食盒,里面是一盅燕窝,还有一包上好的洋糖。“听紫鹃说你这几日没睡好,”宝钗轻声道,“这燕窝是用冰糖炖的,安神。我还请教了太医,说你这身子,最忌思虑过重,平日里少看那些杂书,多养养神,比什么药都管用。”
黛玉看着她真诚的眼神,心里忽然一酸。从前她总觉得宝钗圆滑,事事周全,不像真心待她,可此刻,看着这盅燕窝,听着这些贴心的话,才知道自己错了。
“多谢宝姐姐,也替我谢过姨妈。”黛玉的声音有些哽咽,“以前……是我不好,总误会你。”
宝钗笑道:“都是姐妹,说这些就见外了。你身子弱,好好养着,比什么都强。”
两人说了会儿话,气氛竟比往日融洽了许多。宝钗走后,黛玉看着那盅燕窝,心里暖暖的——原来,这府里,除了宝玉,也有人真心待她。
没过几日,薛姨妈也来了,拉着黛玉的手,说了半天家常,忽然话锋一转:“我家宝钗,性子是闷了些,心肠却是好的。你这孩子,聪明伶俐,就是身子弱了点。女孩子家,终究要走姻缘这条路,找个知冷知热的,才是正经。”
这话像是根针,轻轻刺在黛玉心上。她知道薛姨妈是好意,可“姻缘”二字,让她不由自主地想起宝玉,想起紫鹃那场闹剧,脸“腾”地红了。
“姨妈说笑了,我还小呢。”黛玉低下头,摆弄着衣角。
薛姨妈叹了口气:“不小了,该早作打算。你放心,老太太、太太都疼你,定不会委屈了你。”
薛姨妈走后,黛玉心里乱糟糟的。姻缘?她的姻缘在哪里?是那个为了她差点疯魔的宝玉,还是……她不敢想下去,只觉得心口堵得慌。
夜深了,潇湘馆里静悄悄的,只有竹影在窗上摇晃。黛玉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紫鹃也没睡,坐在灯下做针线。
“紫鹃。”黛玉忽然说。
“姑娘,我在。”紫鹃放下针线,走到床边。
“你说……薛姨妈的话,是真的吗?”
紫鹃沉默了片刻,轻声道:“姑娘,有些事,躲不过去的。你和宝二爷的心思,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可这终身大事,终究要父母做主。老太太虽然疼你,可她年纪大了,未必事事都能周全。依我看,你不如……不如早拿个主意,跟老太太透个话,也好让她老人家心里有数。”
黛玉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可让她一个女儿家,主动提自己的婚事,实在太难了。她翻过身,背对着紫鹃,眼泪无声地掉下来,打湿了枕巾。
“我知道了。”她闷闷地说,声音里带着浓浓的鼻音。
紫鹃叹了口气,没再劝。她知道,姑娘心里的苦,不是一两句话能解开的。
窗外的月光,透过竹影,照在黛玉的脸上,明明灭灭的。她想起宝玉晕过去时的模样,想起宝钗送来的燕窝,想起薛姨妈的话,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甜的、酸的、苦的、辣的,一起涌上来。
她的终身大事,真的能自己做主吗?她和宝玉的情分,能走到最后吗?这些问题,像一团迷雾,笼罩在她心头,让她看不清方向。
紫鹃吹熄了灯,屋里只剩下月光。两个年轻的身影,在这寂静的夜里,各自怀着心事,辗转难眠。荣国府的夜色,温柔而沉重,像一张无形的网,网住了这对主仆的愁绪,也网住了那些尚未说出口的爱恋与期盼。
天快亮时,黛玉才迷迷糊糊睡着,梦里,她回到了苏州,园子里的桃花开得正艳,宝玉站在桃花树下,对她笑:“林妹妹,别走,我跟你一起回苏州。”她刚想答应,却忽然惊醒,窗外已是晨光熹微。
新的一天开始了,潇湘馆的竹子依旧青翠,只是黛玉的心里,多了一份难以言说的沉重。她知道,紫鹃说得对,有些事,该早作打算了。可这“打算”二字,对她这样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女来说,又谈何容易?
她走到镜前,看着镜中自己苍白的脸,轻轻叹了口气。或许,她的命运,早已注定,就像这潇湘馆的竹子,看似自由,实则永远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无法自主。而那个为她疯魔的宝玉,是她命中的劫,还是命中的缘?她不知道,只能在这无边的愁绪里,等待一个未知的答案。
喜欢权演龙之更新的书请大家收藏:权演龙之更新的书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