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57章 四大名着:刘姥姥嬉游大观园(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贾母笑道:“看我,只顾着玩,把你累着了。让平儿送你回去,明儿再接着玩。”

刘姥姥这一住,就住了五六日。每日跟着贾母逛园子、吃宴席,把大观园的角角落落都逛遍了,也闹了不少笑话——喝醉酒错把怡红院当茅房,见了孔雀以为是凤凰,还学着黛玉葬花,把落花埋在土里,说“让它们来世投个好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临走那天,贾母让人给刘姥姥准备了满满一车东西:两匹上好的绸缎,一箱点心,几件旧衣裳,还有一百两银子。凤姐也送了她两匹布,一盒子胭脂水粉,笑着说:“姥姥回去,也打扮打扮,让板儿爹认不出你。”

平儿更是细心,把自己攒的几两碎银子也塞给刘姥姥:“姥姥拿着,路上买点吃的。”

刘姥姥看着这一车东西,又看看送别的贾母、宝玉、黛玉等人,眼圈红了,“扑通”一声跪下,磕了个响头:“老太太,各位姑娘、爷,俺刘姥姥这辈子都忘不了你们的恩!来年俺给你们送新摘的枣子、花生,保证甜!”

贾母拉着她的手,叹道:“老亲家,路上小心,有空常来看看。”

宝玉站在一旁,看着刘姥姥被小厮扶上马车,忽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他往刘姥姥手里塞了个香囊,里面装着些冰片,说:“姥姥,这个戴着,夏天不中暑。”

刘姥姥接过香囊,紧紧攥在手里,哽咽着:“好,好。”

马车缓缓驶出院门,刘姥姥还在不停地回头挥手。宝玉一直望着马车消失在街角,才转身往回走。

黛玉站在廊下,看着宝玉落寞的背影,轻声道:“她这一去,怕是不会再来了。”

宝钗点头:“乡下路远,来回一趟不容易。不过她心里记着这份情,也就够了。”

贾母叹了口气,往回走:“人这一辈子,能聚在一起热闹几天,就是缘分。”

园子里的花还在开,水还在流,可刘姥姥带来的那股鲜活气,仿佛随着马车一起走了。丫鬟们收拾着院子,见石桌上还放着刘姥姥没吃完的半个玉米,笑着捡起来,说要给厨房喂鸽子。

宝玉回到怡红院,见袭人正整理刘姥姥睡过的床铺,连忙说:“别扔,那褥子晒一晒,还能用。”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夕阳,忽然想起刘姥姥说的乡下趣事,说板儿在田埂上追蝴蝶,说她男人在河里摸鱼,心里忽然生出一股向往——那样简单的日子,或许比这大观园里的繁华,更踏实些。

黛玉回到潇湘馆,紫鹃正给她沏茶:“姑娘,刘姥姥走了,园子里倒安静了。”

黛玉端着茶杯,看着里面的茶叶旋转,轻声道:“安静了,也空了。”她想起刘姥姥说她“像画里的仙女”,想起她葬花时的认真,忽然觉得,这个乡下老太太,虽然粗鄙,却比府里许多人都真诚。

凤姐回到房里,平儿正在算账:“奶奶,给刘姥姥的东西,加上这几日的开销,一共花了三百多两银子。”

凤姐点点头:“值。老太太高兴了,比什么都强。”她看着窗外,心里却在盘算着别的事——荣国府的开销越来越大,入不敷出,这样的日子,还能过多久?

贾母坐在荣庆堂里,手里捏着刘姥姥送的那串干红枣,上面还带着乡下的泥土气。她忽然觉得,这红枣比宫里的蜜饯还对胃口。

荣国府的暮色,渐渐笼罩了整个大观园。刘姥姥的马车,已经走出了京城,驶在通往乡下的土路上。车辙印在泥土里,弯弯曲曲,像一段说不完的故事。

刘姥姥掀开车帘,回头望了一眼京城的方向,那里的高楼大厦,像海市蜃楼一样遥远。她摸了摸怀里的银子和宝玉送的香囊,心里暖烘烘的。她知道,自己这趟荣国府没白来,不仅得了实惠,更见识了大世面。只是那繁华,像一场梦,梦醒了,还是得回到自己的田埂上,过踏实的日子。

“板儿他爹,”刘姥姥对赶车的男人说,“回去俺们就买两亩好地,再买头小猪仔,好好过日子。”

男人笑着点头:“好,都听你的。”

马车继续前行,车轮碾过石子,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一首朴素的歌谣,在暮色里渐渐远去。而大观园里的灯火,一盏盏亮起,映照着亭台楼阁,依旧繁华,却仿佛少了点什么——或许,是少了那份来自乡野的、不加修饰的真诚。

这场嬉游,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荣国府的平静表面,激起了一圈欢乐的涟漪。可涟漪终会散去,湖面终将恢复平静,只是那石子落下的地方,已经留下了看不见的痕迹,等待着被时光慢慢冲刷,露出底下的真相。

喜欢权演龙之更新的书请大家收藏:权演龙之更新的书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