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42章 四大名着:林黛玉别父进京都(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这孩子,瞧着就单薄。”王夫人握着她的手,“一路辛苦了,先去歇歇吧。”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众人回头,见一个穿着五彩绣袄的少妇走进来,身段丰腴,眉眼间带着一股精明,正是王熙凤。

她上下打量着黛玉,笑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儿才算开了眼!怪不得老太太天天念叨,这模样,这气派,哪里像个外孙女,分明是嫡亲的孙女!”又对贾母道,“老祖宗,您可得多疼疼她,看这小脸瘦的。”

一番话,说得贾母眉开眼笑,也驱散了黛玉几分拘谨。她偷偷打量着王熙凤,见她说话时眼神流转,像极了扬州戏文里的“俏红娘”,却又多了几分威慑力。

晚饭时,贾母特意把黛玉拉到身边坐着,不停地给她夹菜:“多吃点,看你瘦的。”桌上的菜摆满了整张桌子,许多都是黛玉没见过的,鹿肉、熊掌、胭脂鹅脯,油光锃亮,带着浓重的酱香,远不如扬州的清蒸鲥鱼来得清爽。她勉强吃了几口,便放下了筷子。

夜里,黛玉住在碧纱橱里。雪雁替她铺好床,轻声道:“姑娘,这里比咱们家大多了,就是……太热闹了。”

黛玉望着窗外的月色,荣国府的月亮比扬州的圆,却也更冷,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一张网。她想起父亲,此刻他是不是也在看月亮?是不是又在咳嗽?

“雪雁,”她轻声道,“明日替我写封信回去,说我到了,一切安好。”

第二日,黛玉先去大舅邢夫人处请安。邢夫人住在荣国府东院,院子里的石榴树结满了红果,看着热闹,屋子里却冷冷清清。邢夫人话不多,只淡淡说了几句“既来了,就安心住着”,便让丫鬟送客。黛玉走出东院,觉得那满树的红果,红得有些刺眼。

去二舅贾政处时,贾政不在家,王夫人留她坐着说话。提到贾敏,王夫人叹了口气:“你母亲是最疼你的,可惜……”说着,从妆匣里取出一串珍珠项链,“这是你母亲出嫁时戴的,给你吧。”

黛玉接过项链,冰凉的珠子贴着掌心,她忽然明白,这府里的人,都记得她的母亲,却也都在提醒她,母亲已经不在了。

从王夫人院里出来,路过一个月亮门,里面传来一阵孩童的笑声。黛玉好奇地探头,见几个丫鬟围着一个穿红袄的少年,那少年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涂脂,正拿着一把折扇,追着一只蝴蝶跑。

“那是宝二爷。”雪雁低声道。

黛玉正要转身,那少年却看见了她,猛地停下脚步,眼睛瞪得圆圆的:“这个妹妹,我见过的。”

丫鬟们都笑了:“宝二爷又说胡话了,何曾见过林姑娘?”

少年却认真道:“我记不清在哪里见过,但见了她,就觉得眼熟得很。”他走到黛玉面前,仔细打量着她,“妹妹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

黛玉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轻声道:“我叫林黛玉,住在碧纱橱。”

“好名字!”少年拍手笑道,“‘黛玉’,像玉一样干净。我叫贾宝玉,就住在你隔壁的怡红院。”

正说着,贾母派人来叫宝玉,少年临走时,还不住地回头看黛玉,像只好奇的小兽。

黛玉站在月亮门里,看着他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京都的秋天,似乎也不全是冷的。

几日后,贾雨村拿着贾政的推荐信,去金陵应天府上任。临走前,他来向黛玉辞行,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得意:“林姑娘,往后若有难处,可让人捎信去应天府,在下定当尽力。”

黛玉谢过他,看着他的马车驶出荣国府的大门,奔向属于他的前程。而她的前程,就在这深宅大院里,像那满树的红果,看着热闹,却不知滋味如何。

秋风穿过荣国府的回廊,卷起地上的落叶,打在黛玉的披风上。她拢了拢披风,往贾母的院子走去——那里有外祖母的疼爱,有姐妹的陪伴,或许,还有那个说“见过她”的宝二爷。

只是,在无人处,她总会想起扬州的桂花香,想起父亲的咳嗽声,想起瘦西湖的残荷——那里有她的根,而这里,是她要重新扎根的地方。前路漫漫,她不知道等待她的是什么,只能像一株被移栽的兰草,小心翼翼地,在这陌生的土壤里,努力地活下去。

荣国府的桂花开了,比扬州的更盛,香气弥漫在每一条回廊,甜得发腻。黛玉站在花下,轻轻咳嗽了一声,这京都的秋,似乎比扬州的,更易伤人。

喜欢权演龙之更新的书请大家收藏:权演龙之更新的书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