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当即收拾行装,快马加鞭往东南方向追去。一路上,汤隆故意引着徐宁绕了些弯路,又时不时地“偶遇”一些“知情者”,说看到有人驮着类似宝甲的东西往梁山去了,越发坚定了徐宁的猜测。
这日,二人来到一个小镇,在客栈歇脚时,汤隆假装去买酒,实则悄悄给早已等候在附近的时迁和凌振使了个眼色。时迁会意,趁着徐宁去茅房的功夫,将一块雁翎金圈甲的碎片丢在了徐宁的包袱旁。
徐宁回来后,看到甲片,顿时激动起来:“这是我宝甲上的碎片!贼人果然就在前面!”
汤隆道:“教头别急,那贼人既然往梁山去了,想必是要将宝甲献给宋江。咱们不如先去梁山附近打探一番,再做打算。”
徐宁点头称是,二人继续前行,离梁山越来越近了。
这日,徐宁和汤隆来到梁山脚下的一个村落,正准备找家客栈歇脚,忽然看到一群梁山好汉迎面走来,为首的正是宋江、吴用。
“徐教头别来无恙?”宋江拱手笑道。
徐宁见是宋江,顿时怒从心头起:“宋江!我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派人盗取我的雁翎金圈甲?”
宋江故作惊讶:“徐教头何出此言?我等从未见过什么宝甲啊。”
吴用在一旁道:“想必是徐教头误会了,我梁山好汉向来光明磊落,怎会做那偷鸡摸狗之事?不如徐教头随我等上山,喝杯薄酒,慢慢细说。”
徐宁本不想去,但想到宝甲可能就在梁山,便咬牙道:“去就去!若找不到我的宝甲,休怪我不客气!”
来到梁山忠义堂,宋江设宴款待徐宁。席间,汤隆忽然跪在徐宁面前:“教头,对不起,盗甲之事是我和时迁、凌振干的,求教头恕罪!”
徐宁见状,又惊又怒:“汤隆!你为何要这么做?”
汤隆道:“小人也是万般无奈。呼延灼的铁索连环马太过厉害,我梁山兄弟死伤惨重,唯有教头的钩镰枪法能破此阵。我等自知无法说动教头,才出此下策,盗取宝甲引您上山,求您救救我梁山弟兄!”
时迁也上前道:“宝甲完好无损,只要教头肯留下相助,小人即刻将宝甲奉还。”
徐宁看着眼前的众人,又想起自己一路追踪的辛苦,心中五味杂陈。他本是朝廷命官,不愿与草寇为伍,但汤隆等人也是为了破敌,并非为了私利,而且宋江等人对他颇为敬重,倒让他有些为难。
宋江道:“徐教头,呼延灼助纣为虐,高俅残害忠良,朝廷早已腐朽不堪。我梁山聚义,只为替天行道,造福百姓。若教头肯留下,我等定当以礼相待,待破了呼延灼,教头若想离去,我等绝不阻拦。”
徐宁沉吟片刻,想起金枪班中那些趋炎附势之辈,又想起自己对钩镰枪的热爱,终是叹了口气:“罢了,我可以留下教你们钩镰枪法,但事成之后,必须将宝甲还我,让我离去。”
宋江大喜:“多谢教头成全!”
当下,徐宁便开始传授梁山好汉钩镰枪法。众好汉学得刻苦,不出半月便已初窥门径。宋江见时机成熟,便下令出兵,迎战呼延灼。
两军阵前,呼延灼再次放出铁索连环马,只见数十匹战马首尾相连,如同一道铁墙,冲杀过来。宋江见状,令旗一挥,徐宁率领五百名手持钩镰枪的士兵冲了上去。
那些士兵按照徐宁所教,专砍马腿。连环马虽然厉害,但一旦其中一匹马被砍倒,其余的马便无法前行。转眼间,数十匹战马纷纷倒地,呼延灼大军大乱。
宋江率军趁机冲杀,呼延灼见连环马被破,心知大势已去,只得带着残部狼狈逃窜。
梁山军大获全胜,徐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宋江亲自将雁翎金圈甲奉还,道:“教头若想离去,我等绝不阻拦。”
徐宁看着手中的宝甲,又看了看身边欢呼的梁山好汉,忽然笑道:“这宝甲留在我身边也是闲置,不如就送给汤隆吧。我愿留在梁山,与诸位兄弟一同替天行道!”
众好汉闻言,顿时欢呼起来。宋江更是大喜过望,连忙请徐宁坐上首,设宴庆祝。
自此,梁山又添一员猛将,声势越发浩大。而呼延灼兵败后,走投无路,最终也在宋江的感召下归顺了梁山。众英雄聚义梁山,共商大计,只待时机成熟,便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喜欢权演龙之更新的书请大家收藏:权演龙之更新的书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