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炳被松了绑,却依旧嘴硬:“宋江!你本是朝廷罪犯,我乃朝廷命官,捉拿你是分内之事,何谈陷害?如今被你擒获,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李逵早已按捺不住,抡起双斧就要砍:“哥哥休与这狗贼废话,看俺一斧结果了他!”
宋江拦住李逵:“且慢!这厮害了太多无辜,不能让他死得太痛快。把他拖到江州法场,当着百姓的面,凌迟处死,以泄民愤!”
众好汉押着黄文炳来到江州法场,这里正是前日宋江、戴宗险些被斩之处。百姓们听闻要处死奸贼黄文炳,纷纷涌来围观,唾骂之声不绝于耳。宋江历数黄文炳的罪状,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
午时三刻,宋江一声令下,黄文炳被当众处死。大仇得报,宋江心中郁结之气终于散去,对着众好汉深深一揖:“此番多亏诸位兄弟相助,宋江永世不忘!”
回到梁山,晁盖见山寨势力日益壮大,又感念宋江的义气,便召集众好汉,提出要将寨主之位让给宋江:“公明哥哥智勇双全,仁德布于天下,此番又为山寨立下大功,这寨主之位,理应由哥哥来坐。”
宋江连忙摆手:“哥哥说哪里话!晁天王是梁山的创始人,威望素着,宋江怎敢僭越?若哥哥执意如此,宋江便只能告辞下山了。”
吴用见状,连忙打圆场:“两位哥哥不必争执,依小弟之见,晁天王仍坐第一把交椅,宋公明哥哥坐第二把,其余兄弟按功劳和年岁排定座次,如何?”
众好汉纷纷赞同。于是,梁山排定座次:晁盖居中,宋江居左,吴用居右。左边依次是林冲、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迁、宋万等梁山旧部;右边依次是花荣、秦明、戴宗、李逵、李俊、张顺、穆弘、武松等新加入的好汉。虽未完全论资排辈,却也大致定了次序。
宋江又命人赶制了一面杏黄大旗,上书“替天行道”四个大字,树立在聚义厅前。他对众好汉说:“我等聚义梁山,并非为了打家劫舍,而是要铲除奸佞,为民除害,这‘替天行道’便是我等的宗旨!”
众好汉齐声高呼:“替天行道!替天行道!”山寨上下,一片欢腾。
安稳日子过了数月,宋江忽然思念起家中老父,便向晁盖提出要下山探父。晁盖担忧他的安全,劝道:“哥哥如今是朝廷钦犯,回家风险太大,不如派人将宋太公接上山来?”
宋江道:“家父年事已高,怕是经不起山路颠簸。我只悄悄回去看一眼,速去速回,不会出事的。”
李逵在一旁听了,顿时勾起思母之情,哇哇大叫:“哥哥要回家看爹,俺也要回家看俺娘!俺娘一个人在家,定是受苦了!”
晁盖道:“李逵兄弟性子急躁,独自下山怕是不妥,不如让朱贵陪你一同前去,也好有个照应。”
宋江也叮嘱李逵:“你下山之后,切记三件事:一不可饮酒闹事,二不可随意杀人,三不可暴露身份。若犯了其中一条,我定不饶你!”
李逵拍着胸脯保证:“哥哥放心!俺都记住了,一定乖乖听话!”
次日,宋江与李逵分别下山。李逵与朱贵一路同行,起初还算安分,可走到半路,却嫌朱贵管得太严,便心生一计,对朱贵说:“朱大哥,前面就是俺家地界了,俺自己回去就行,你先回山寨吧,省得俺娘见了生人拘谨。”
朱贵知道李逵的性子,本不愿答应,可架不住他软磨硬泡,只好嘱咐道:“那你务必小心,早去早回。”
朱贵走后,李逵顿时没了约束,先是在镇上喝了个酩酊大醉,接着又与人发生争执,一拳打晕了店小二。他酒醒后怕被人认出,连夜往家赶,却在途中遇到一个冒充他名号拦路抢劫的汉子——李鬼。
李鬼见了李逵,吓得魂不附体,谎称家中有九十岁老母要赡养,求李逵饶命。李逵本是孝子,听他这么说,便放了他,还给了他十两银子。可没过多久,李逵却在李鬼家的饭馆里,听到李鬼与妻子密谋要谋害他,顿时怒从心头起,一刀杀了李鬼。
杀了李鬼,李逵也不敢久留,匆匆赶回家中,背起老娘就往梁山赶。谁知行至沂岭,老娘口渴,李逵便去寻水,回来时却发现老娘被老虎吃了。李逵悲愤交加,一口气杀了大小四只老虎,然后哭着将老娘的尸骨掩埋。
此事过后,李逵带着一身杀气回到梁山,众人见他形容憔悴,询问之下才知发生了这般惨剧。宋江虽有责备,却也心疼他的遭遇,只好让他留在山寨,慢慢平复心情。
而宋江探父也并非一帆风顺,回家后不久便被官府发现,幸得梁山好汉再次相救,才得以将老父接到山寨。经此一事,宋江更加看清了朝廷的腐败,也更加坚定了要在梁山干一番大事业的决心。聚义厅前的“替天行道”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预示着梁山好汉们即将迎来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
喜欢权演龙之更新的书请大家收藏:权演龙之更新的书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