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11章 四大名着:师徒生二心(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悟空没说话,只是默默地扛着金箍棒走在前面。阳光穿过树叶,在他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那根紧箍,似乎又紧了几分。

……

“原来如此。”唐王放下酒杯,长叹一声,“御弟一心向佛,悟空嫉恶如仇,看似矛盾,实则都是一片赤诚。只是这‘度’字,最难把握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唐僧点点头:“陛下说得是。后来贫僧才明白,悟空的慈悲,是斩妖除魔以护善;贫僧的慈悲,是劝人向善以止恶。看似不同,终究是一条道上的人。”

“那后来呢?”唐王追问,“你们师徒再没红过脸?”

“怎会没有?”悟空挠着后脑勺,嘿嘿笑道,“过狮驼岭时,俺被那老魔吞进肚子,师父还以为俺死了,哭了好几回呢。后来俺从老魔嘴里钻出来,他又骂俺胡闹,可眼里的泪还没干呢。”

八戒在一旁补充:“还有一回,师父被白骨精骗了,把猴哥赶走,结果被黄袍怪抓了去,差点被做成肉干。后来俺去花果山把猴哥请回来,师父见了他,那眼泪掉的,比下雨还厉害。”

沙僧也笑道:“大师兄嘴上不说,心里却最敬重师父。有次师父被红孩儿抓走,大师兄急得差点把火焰山都掀了,还去南海请了观音菩萨,那股子劲头,谁看了都动容。”

唐王听得哈哈大笑:“看来你们师徒,是吵吵闹闹一路,却也扶持着一路啊。这就像酿酒,得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才够滋味。”

唐僧望着窗外,忽然想起老鼋驮他们过河时的情景。那老龟趴在水面上,背甲上的纹路像刻满了岁月的故事。它说:“长老,俺在这通天河里待了一千年,就盼着能转个人身,求长老到了灵山,问问佛祖,俺啥时候能如愿。”

唐僧当时满口答应:“老鼋放心,贫僧定当为你询问。”

可到了灵山,见了佛祖,忙着取经,忙着受封,竟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直到回程再次遇见老鼋,被它一怒之下翻进河里,才想起这个承诺。经文被打湿,一半是因为通天河的水,一半是因为他的失信。

“陛下,”唐僧的声音有些低沉,“这取经路上,贫僧不仅学会了分辨善恶,更学会了一个‘信’字。答应别人的事,就该做到;许下的诺,就该兑现。哪怕是对一只老龟,也不能失信。”

唐王若有所思:“御弟说得是。国无信不立,人无信不存。看来这真经,不仅是佛法,更是做人的道理啊。”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洒满大殿。唐僧师徒坐在那里,身上的佛光与殿里的金光融在一起,像是一幅流动的画。他们说着西行路上的故事,有惊险,有欢笑,有争吵,有感动,每一个字都带着路上的尘土和风霜,却又透着股历经劫难后的通透。

唐王忽然站起身,走到真经前,轻轻翻开一页。只见上面写着:“心猿归正,六贼无踪。”他抬头看向悟空,悟空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

又翻一页:“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看向八戒,八戒正偷偷往嘴里塞点心,见陛下看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再翻一页:“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看向沙僧,沙僧合十行礼,眼神平静如水。

最后一页,写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唐王看向唐僧,唐僧微微一笑,眼里的慈悲,比初见时多了份人间的温度。

“好,好啊!”唐王连声赞叹,“有你们这师徒四人,何愁真经不传,佛法不兴?朕这就下令,在长安修建大慈恩寺,让御弟主持译经,让天下人都能读到这历经千辛万苦取来的真经!”

满朝文武山呼万岁,百姓们在宫外听到消息,也欢呼雀跃。夕阳的余晖里,唐僧师徒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而那些关于争吵与和解、失信与弥补、慈悲与果敢的片段,就像散落在取经路上的珍珠,被岁月的线串起来,成了比真经更动人的传奇。就像悟空头上的紧箍,最终会消失,可那些一起受过的苦、流过的泪、吵过的架,却会永远留在心里,成为比佛号更珍贵的印记。

师徒生二心,不是离散的开端,而是懂得的开始。就像左手和右手,偶尔会碰撞,却终究要握在一起,才能搬得动那沉甸甸的真经,走得完那漫漫西行路。

喜欢权演龙之更新的书请大家收藏:权演龙之更新的书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