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潜压低声音:“邓将军说了,只要公公能让陛下召回姜将军,这箱珠宝只是定金,事成之后,再送十车蜀锦、百匹良马。”
黄皓眼珠一转。他早就看不惯姜维了——这位大将军每次北伐回来,都要在朝堂上数落宦官干政,若能借邓艾之手扳倒他,自己的日子只会更舒坦。“这有何难?”他拍着胸脯,“你回去告诉邓将军,不出半月,保准姜维滚回成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接下来的日子,成都的街头巷尾忽然传开流言。有人说“姜维在祁山私练甲士,与羌人勾结,要自立为王”;有人说“八卦阵是妖术,姜将军早已被诸葛亮的鬼魂附身,要害陛下”;甚至有孩童唱着歌谣:“姜伯约,通西羌,要把成都换洛阳。”
刘禅本就对姜维“连年北伐、耗空国库”心存不满,听了这些流言,更是坐立不安。他在宫中召见黄皓,哆哆嗦嗦地问:“姜维……真的要反?”
黄皓跪在地上,抹着不存在的眼泪:“陛下,奴才也不敢乱说,可外面都这么传……前日有个从祁山逃回来的小兵说,姜将军在阵中祭拜的不是汉家列祖,是曹魏的土地神啊!”
这话彻底击垮了刘禅的防线。他想起诸葛亮临终前“亲贤臣,远小人”的叮嘱,却更怕自己像汉献帝那样被权臣架空。“传朕旨意,”他咬着牙,“召姜维即刻回成都,说……说朕病重,要他回来侍疾。”
诏书送到祁山时,姜维正在清点刚缴获的魏军粮草。他看着诏书上“朕疾笃,盼卿归”的字样,眉头紧锁——前几日的战报里,还说陛下在宫中宴饮作乐,怎么突然就“病重”了?
“将军,”张嶷捧着一封密信走进来,脸色凝重,“成都的细作传来消息,黄皓在散布谣言,说您要谋反。”
姜维猛地将诏书拍在案上,粮草的清单散落一地:“黄皓匹夫!竟敢害我!”他望着帐外的祁山九寨,那里的蜀军正在加固营防,连炊事兵都哼着“不破长安不还家”的歌谣,心中一阵刺痛——自己浴血奋战得来的胜利,竟要被这等奸佞葬送。
“将军,不能回去啊!”张嶷拉住他的衣袖,“这分明是邓艾的反间计,您一回去,必遭毒手!”
姜维闭上眼睛,想起诸葛亮在五丈原的临终嘱托,想起那些在北伐路上倒下的将士。他知道,自己若不回去,只会坐实“谋反”的罪名;可回去了,北伐大业就会功亏一篑。
“备马。”良久,姜维睁开眼,声音沙哑,“我要回去。”他拔出剑,将帐中的柱子劈成两半,“若黄皓敢害我,我便先斩了他,再向陛下请罪!”
回成都的路上,姜维的心情像祁山的天气,时晴时雨。他望着沿途的百姓,有的提着篮子送来干粮,有的跪在路边哭着说“将军莫回,成都有虎”,心中更是五味杂陈——这些百姓,才是他北伐的意义,可如今,他却要为了一个昏君,放弃唾手可得的胜利。
而在陇西大营,邓艾收到了马潜的回信,得知姜维已启程回成都,顿时哈哈大笑。他忍着箭伤的疼痛,站起身:“传令各营,准备收复祁山!”
师纂的灵位前,他斟上一杯酒:“师将军,你看,姜维要回去了。这祁山,终究是咱们的。”
可邓艾没看到,帐外的司马望望着成都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想起司马昭密信里的最后一句话:“姜维回成都,是福是祸,尚未可知。但蜀主昏庸,蜀汉必亡,只是时间早晚罢了。”
祁山的风,依旧吹过九寨的营寨。蜀军的士兵们不知道将军为何突然要回成都,只觉得这风里,带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悲凉。而远在洛阳的司马昭,正在府中看着祁山的战报,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他要的,从来不止是祁山,而是整个天下。
这场由反间计引发的撤军,像一颗投入江中的石子,看似只激起了一圈涟漪,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三国的走向。姜维回成都后会面临怎样的命运?邓艾能否收复祁山?司马昭又在酝酿着怎样的阴谋?祁山的云雾,依旧笼罩着这一切,等待着被历史揭晓的那一天。
喜欢权演龙之更新的书请大家收藏:权演龙之更新的书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