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70章 四大名着:司马复出(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侍中孙资连忙出列:“陛下息怒。如今能与诸葛亮抗衡的,只有司马懿。”他话音刚落,就被华歆打断:“不可!司马懿鹰视狼顾,若再给他兵权,恐生祸端!”

曹叡在殿上踱来踱去,手指在龙案上敲得咚咚响。他想起曹丕临终前的告诫,又想起诸葛亮在阵前的嚣张,忽然停下脚步:“传朕旨意,起复司马懿为平西都督,总领雍凉兵马,即刻前往渭水迎敌!”

温县的司马懿接到圣旨时,正在麦田里看收成。他穿着粗布短打,手里还攥着半根麦穗,见了传旨的太监,只是淡淡一笑:“老臣病体缠身,怕是难当此任。”

太监急了——这可是曹叡亲点的,若是请不动,自己回去定要掉脑袋。“太傅,陛下说了,您若不肯出山,就……就抄您全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司马懿这才“勉强”接了圣旨。当晚,他对司马昭道:“曹叡小儿,终究还是要靠我。你记住,越是被人需要,越要装作不情愿。”

三日后,司马懿的仪仗抵达渭水北岸。曹真率残部跪在道旁,见司马懿穿着紫袍玉带,身后跟着三千精锐,羞愧得不敢抬头。“太傅……”

司马懿扶起他,笑容温和:“子丹不必自责。诸葛亮乃天下奇才,输给他不丢人。”他看向南岸的蜀营,眼中闪过精光,“接下来的仗,由我来打。”

蜀营里,诸葛亮听闻司马懿复出,正在灯下研读《史记》的“淮阴侯列传”。姜维走进来,见他在“背水一战”处画了圈,忍不住问:“丞相,司马懿来了,咱们要变阵吗?”

诸葛亮合上书卷,羽扇轻摇:“司马懿比曹真难对付十倍。他最善隐忍,就像渭水的石头,看似不动,实则在等水势变化。”他对姜维道,“传令各营,加固壁垒,坚守不出。我倒要看看,他能忍多久。”

渭水的秋风吹过两岸的营寨,带着芦苇的萧瑟。北岸的司马懿在帐中焚香抚琴,琴声里听不出半分战意;南岸的诸葛亮在灯下批阅文书,案上的《出师表》草稿,墨迹已干。

一场无声的较量,在渭水两岸悄然展开。谁也不知道,这场较量会持续多久,只知道那个被罢黜又复出的老臣,和那个六出祁山的丞相,终将在这片土地上,写下三国最惊心动魄的篇章。

夜里,司马懿站在营寨的望楼上,望着南岸的灯火。司马昭走上前:“父亲,为何不主动出击?”

司马懿指着渭水的水流:“你看这水,遇到阻碍就绕着走,却能最终入海。诸葛亮急于北伐,咱们只需守住,耗到他粮尽,自然会退。”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深意,“有时候,等待也是一种进攻。”

南岸的望楼上,诸葛亮也在望着北岸。姜维问:“丞相,司马懿不出战,怎么办?”

诸葛亮望着天上的北斗星:“他在等我粮尽,我在等他出错。谁先忍不住,谁就输了。”他忽然想起刘备在白帝城的嘱托,“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仗,咱们输不起。”

渭水的水依旧东流,带着两岸的秋色,也带着两位智者的目光,奔向那个未知的结局。司马复出,不是结束,而是另一场战争的开始——这场战争,没有硝烟,却比刀枪更凶险,比烈火更煎熬。

而那些在混战中死去的魏军士兵,他们的尸体早已被河水冲走,只留下渭水岸边的血迹,在晨光里渐渐干涸,像极了历史翻过的一页,很快就会被新的故事覆盖。

喜欢权演龙之更新的书请大家收藏:权演龙之更新的书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