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68章 四大名着:出师北伐(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收服姜维后,蜀军如虎添翼。诸葛亮命他镇守天水,自己率军继续东进,连克南安、安定二郡,兵锋直指陈仓。曹休在长安得到消息,吓得手足无措,忙派驸马夏侯楙率军五万迎击。

夏侯楙是个膏粱子弟,只会走马斗鸡,哪里懂兵法?他率军刚到街亭,就被赵云杀得大败,连自己的金盔都丢在了战场上。消息传到洛阳,曹叡气得将奏折摔在地上:“曹休无能,误我大事!”他想重新起用司马懿,却拉不下脸,只得改派曹真为大都督,率军十万驰援。

诸葛亮在街亭扎营时,发现此地地势险要,是通往长安的咽喉。他召集众将商议:“街亭乃我军粮道,需派一员大将驻守。”马谡立刻出列:“末将愿往!”

诸葛亮望着这位参军,忽然想起他献反间计的机敏,却又记起刘备临终前的嘱托:“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他沉吟片刻:“你若要去,需听王平副将之言,在要道扎营,多筑壁垒,切不可屯兵山上。”

马谡满口应诺,却在到了街亭后,将诸葛亮的叮嘱抛到脑后。“兵法云‘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他指着南山,“在此扎营,可俯瞰魏军,何乐不为?”王平苦苦劝谏,却被他斥为“妇人之见”。

曹真的大军赶到时,见蜀军屯在山上,顿时喜出望外。他命人截断山上的水源,又在山下筑起营垒,只围不攻。蜀军在山上断水三日,士兵们渴得嘴唇干裂,哪里还能打仗?

当夜,曹真率军攻山,蜀军一触即溃。马谡带着残兵狼狈逃窜,连街亭的粮草都没来得及烧毁。王平率千人死战,才勉强掩护部分士兵撤退,自己却身中数箭。

街亭失守的消息传到诸葛亮大营时,他正在灯下撰写《后出师表》。听闻消息,手中的笔“啪”地掉在地上,墨汁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个字上晕开,像一滴血泪。

“马谡……”诸葛亮的声音带着颤抖。他知道,街亭一失,蜀军的粮道被断,北伐的大好形势瞬间逆转。

赵云、魏延等将纷纷请战,愿夺回街亭。诸葛亮却摇了摇头,眼中闪过决绝:“街亭已失,再争无益。传我令,全军撤回汉中,南安、安定二郡的百姓愿随我军入蜀者,皆妥善安置。”

撤军那日,天水的百姓扶老携幼,跟着蜀军南行。姜维骑着马,走在队伍最后,望着渐行渐远的故乡,忽然对诸葛亮道:“丞相,末将无能,未能守住街亭……”

诸葛亮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望向北方的祁山。那里的云雾正浓,像极了未卜的前路:“胜负乃兵家常事。此次退兵,非战之罪,是我用人不当。”他顿了顿,声音忽然变得坚定,“但北伐大业,绝不会就此止步。待我整军经武,来年定会再出祁山。”

队伍行至陈仓道口时,忽然传来消息:司马懿在温县故里听闻街亭之胜,竟在家中大笑,说“诸葛亮必退”。诸葛亮闻言,默然良久,对身边的杨仪道:“此人虽被罢黜,却洞见千里。曹叡迟早会重新起用他,下次北伐,才是真正的硬仗。”

建兴五年冬,蜀军退回汉中。诸葛亮在南郑城外设坛,挥泪斩了马谡。临刑前,马谡跪在地上,捧着诸葛亮亲手写的《出师表》:“丞相,末将辜负了您的信任……若有来生,愿再随您北伐……”

诸葛亮转过身,不忍再看。寒风吹过坛场,吹动他的纶巾,鬓角的白发在风中颤抖。他知道,第一次北伐虽然失败,但那颗北伐的火种,已在将士们心中点燃。

当晚,他在灯下重写《出师表》,笔尖划破纸张,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处晕开一团墨迹。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案上的舆图,祁山的位置依旧被朱砂圈着,像一颗跳动的红心,等待着下一次的燃烧。

而在温县的司马懿,正披着蓑衣站在麦田里。他望着北方的星空,忽然对儿子司马昭道:“诸葛亮退兵,不是结束,是开始。曹叡那小儿,迟早会来求我。”夜风里,他的笑声带着寒意,像极了祁山深处的霜雪。

北伐的大幕,才刚刚拉开。

喜欢权演龙之更新的书请大家收藏:权演龙之更新的书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