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在山下骂阵,夏侯渊果然中计,率军下山迎战。两人战了五十回合,夏侯渊渐渐不支——他没想到这老将如此勇猛,刀法沉猛如壮年。
“夏侯渊!看箭!”黄忠卖个破绽,拨马便走,待夏侯渊追近,忽然转身,弯弓搭箭,一箭射中夏侯渊的左肩。
夏侯渊惨叫一声,拨马回营。黄忠率军掩杀,夺了南围的营寨,将夏侯渊逼回山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夜里,黄忠在帐中研究山势图。副将陈式道:“将军,定军山的西面有个山峰,比主峰还高,若能夺下来,可俯视夏侯渊的营寨。”
黄忠点头:“好!今夜就去夺山!”
三更时分,黄忠率五千精兵,悄悄摸向西侧山峰。山上的魏军睡得正香,被荆州兵杀得措手不及,丢了山峰,往主峰逃窜。
天刚蒙蒙亮,夏侯渊见西侧山峰被占,气得双目圆瞪。那山峰上的岩石裸露,正好作为擂石的来源,若不夺回,主峰的营寨随时会被砸烂。
“全军出击,夺回山峰!”夏侯渊披挂上马,不顾张合的劝阻,带着亲卫营冲向西侧山峰。
黄忠站在峰顶上,见夏侯渊率军来攻,对身边的士兵笑道:“鱼儿上钩了。”他令士兵们多备滚石,等魏军爬到半山腰,再往下砸。
魏军的攻势一波接一波,却被滚石砸得死伤惨重,连攻三次都没能靠近峰顶。夏侯渊杀红了眼,亲自提着刀往上冲,头盔被流石砸掉,发髻散乱如蓬草。
“就是现在!”黄忠见夏侯渊已到半山腰,大吼一声,提着大刀冲下山。老将军的速度竟比年轻士兵还快,刀光如匹练,直取夏侯渊。
夏侯渊正奋力攀爬,忽见黄忠杀来,慌忙举刀抵挡。可他连攻数次,早已力竭,哪里是黄忠的对手?只听“咔嚓”一声,大刀被劈飞,黄忠的刀顺势砍下,夏侯渊的人头滚落在地,眼睛还圆瞪着,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竟会死在一个老将手里。
“夏侯渊死了!”荆州兵齐声呐喊,声音震得山谷回音。魏军见主将被杀,顿时崩溃,四散奔逃。张合在东围见南围溃败,知道定军山已不可守,率军往陈仓方向撤退。
定军山的主峰上,黄忠提着夏侯渊的首级,对赶来接应的刘备笑道:“主公,幸不辱命!”
刘备望着山下的溃兵,又看了看黄忠染血的战袍,感慨道:“汉升老当益壮,真乃我军之福!”
诸葛亮走上前,指着定军山的地形道:“主公,定军山已夺,可在此驻军,与南郑的曹操大军对峙。夏侯渊一死,魏军士气大跌,正是夺取汉中的好时机。”
刘备点头,当即下令在定军山修筑营寨,封黄忠为征西大将军,赏黄金百斤。消息传到成都,百姓们敲锣打鼓,庆祝这场大胜——谁都知道,拿下定军山,刘备离“汉中王”的位置,又近了一步。
而在南郑,曹操听闻夏侯渊战死,当场呕出一口血。这位刚从合肥赶回的魏王,望着汉中的地图,手指颤抖地划过“定军山”三个字,喃喃道:“妙才……是我害了你……”
帐下的谋士们劝他撤军,回许都休养生息。曹操却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我亲率大军,夺回定军山,为妙才报仇!”
建安二十四年春,曹操亲率二十万大军,往定军山而来。刘备在定军山闻讯,召集诸将议事。张飞拍着胸脯道:“主公,让某去会会曹操!”
黄忠也道:“某愿再立一功!”
刘备望着帐中摩拳擦掌的将领,又看了看诸葛亮胸有成竹的眼神,朗声道:“好!就以定军山为依托,与曹操决战!”
定军山的风,带着硝烟的味道,吹过黄忠斩杀夏侯渊的那片岩石。阳光透过云层,照在刘备的“汉”字大旗上,也照在曹操的“魏”字大旗上。两山之间的空地上,一场决定汉中归属的大战,已箭在弦上。
而定军山的名字,终将与黄忠的刀、夏侯渊的血、张飞的谋、刘备的志一起,刻在三国的史册里。这座见证了老将传奇的山峰,不仅改变了汉中的战局,更让天下人看清——刘备的蜀汉,已拥有与曹操的曹魏分庭抗礼的实力。当春风再次吹绿宕渠山的野草,定军山的故事,已在百姓口中,变成了一段关于勇气与智慧的佳话。
喜欢权演龙之更新的书请大家收藏:权演龙之更新的书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