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4章 四大名着:草船借箭(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大雾漫天,必有埋伏!”曹操披甲出帐,望着江心隐约的船影,喝道,“不可出战!传令下去,弓箭手往雾中射箭,逼退敌船!”

刹那间,曹军水寨的箭如暴雨般射向江面。那些青布蒙着的船身很快插满了箭支,草人的衣襟、发髻里都扎满了箭矢,连船板缝隙里都嵌着断箭。

“先生,差不多了。”鲁肃数着草人身上的箭,声音发颤——每只草人少说也中了五六百枝箭。

诸葛亮笑着下令:“调转船头,让船的另一侧也受些箭。”

船身缓缓转过来,曹军的箭又一阵猛射。待两侧草人都插满箭,诸葛亮才命人高喊:“多谢曹丞相赠箭!”

二十只船趁着浓雾返航,船身因载满箭支而吃水极深,划桨的军士都得使出浑身力气。鲁肃摸着船舷上密密麻麻的箭,叹道:“先生真乃神人!”

诸葛亮大笑:“此非亮之能,乃天时相助。”

回到江东水寨时,雾刚散了些。周瑜正带着亲兵在营门等候,见诸葛亮的船靠岸,冷笑道:“孔明先生,三日之期已到,十万枝箭何在?”

诸葛亮指着船上的箭:“都督自己看。”

军士们将箭从船上卸下来,堆在营门前,竟像座小山。周瑜命人清点,不多不少,正好十万零三千枝。

“这……”周瑜看着那些簇新的狼牙箭,箭杆上还刻着“曹”字,顿时明白过来,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诸葛亮走上前,拱手道:“都督,箭已备齐,可解燃眉之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周瑜望着他从容的笑脸,喉头一阵发紧——他原想借造箭之事除掉诸葛亮,却反倒让对方立了奇功。这种被人玩弄于股掌的感觉,比输掉一场战役更让他难受。

鲁肃在旁劝道:“都督,孔明先生此举,也是为了破曹大计。”

周瑜猛地转身,拂袖而去。回到帅帐,他将自己关在里面,砸碎了案上所有的瓷器。亲兵们都不敢出声,只听帐内传来一声压抑的怒吼:“诸葛亮!我必除你!”

而此时的诸葛亮,正与鲁肃在帐中饮酒。鲁肃道:“先生,公瑾对你的忌恨更深了,往后怕是更难相处。”

“亮早有准备。”诸葛亮饮尽杯中酒,“待破曹之后,亮便随主公往荆州去,与江东暂避锋芒。”

他望着帐外的江雾,轻声道:“天下未定,孙刘还需联手。公瑾虽忌我,却也知唇亡齿寒的道理。”

三日后,赤壁的江面上刮起了东南风。黄盖的二十艘火船借着风势,冲向曹军的连锁战船。那些从曹操那里“借”来的箭,此刻正插在吴兵的箭囊里,射向慌乱逃窜的曹兵。

周瑜站在楼船之上,看着满江火海,忽然对鲁肃道:“那十万枝箭,射得真准。”

鲁肃默然点头——他知道,周瑜这话里,有不甘,有敬佩,还有一丝连自己都未察觉的释然。

而诸葛亮早已带着赵云,往夏口接应刘备去了。临走前,他给周瑜留下一封信,上面只写着:“同心破曹易,共保江东难。望都督珍重。”

周瑜看着那行字,久久不语。江风卷着火星掠过甲板,烧红了半边天,也烧出了一个三分天下的未来。草船借箭的故事,很快传遍了长江两岸,人们都说:“卧龙先生不仅会借风,还会借箭,真是神了!”

只有鲁肃知道,那不是神,是算无遗策的智慧,和一份在乱世中求存的苦心。

喜欢权演龙之更新的书请大家收藏:权演龙之更新的书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