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今天的事我们都会记在心里。”刘局长真诚地说,“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开口。”
李建军点点头:“那就先谢谢刘局长了。”
下山的路上,大家都围着李建军问东问西,对他的经历充满好奇。李建军也不吝啬,把自己知道的山里知识都分享给他们。
回到村里后,李建军邀请刘局长一行人到家里做客。他让媳妇收拾了刚打到的野兔和野鸡,做了一桌丰盛的野味。
“这味道真是绝了!”刘局长吃得赞不绝口,“在城里可吃不到这么正宗的野味。”
“山里的野兔肉质鲜美,没有腥味。”李建军介绍着,“这是因为它们吃的都是野草和野果。”
席间,刘局长提到了一个想法:“小李,你有没有想过把这些野味卖到城里去?”
“卖到城里?”李建军有些意外。
“对,现在城里人生活条件好了,对吃的要求也高了。像这样的野味,在城里绝对受欢迎。”刘局长说道。
李建军思考了一下:“可是这需要相关的证件和手续吧?”
“这个好办。”刘局长拍拍胸脯,“我是工商局的,这些事情我来帮你解决。”
李建军心中一动,如果真的能把野味卖到城里,那收入肯定比现在高多了。
“那就麻烦刘局长了。”李建军举起酒杯。
“不麻烦,应该的。今天你救了我们的命,这点小事算什么。”刘局长也举起酒杯,“来,干杯!”
两人一饮而尽,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黑子趴在角落里,眼睛始终盯着门外,忠实地履行着守护的职责。今天的经历让它和主人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它知道,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家。第十八章
饭桌上的谈话远比南佐想象的要深入。
“小南,你觉得咱们这种山区经济该怎么发展?”王主任夹了口菜,语气随意但眼神专注。
南佐放下筷子,思考片刻:“山区最大的优势是生态资源,但劣势是交通和信息闭塞。我觉得不能一味追求工业化,应该走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的路子。”
“具体说说。”
“比如我现在做的皮货生意,其实就是在挖掘山区的天然资源优势。野兔皮、狐狸皮这些在城里都是稀罕货,价格不低。再比如山里的药材、山货,品质都比人工种植的好,关键是怎么打通销售渠道。”
王主任点头:“你说得有道理。那你觉得政府应该怎么引导?”
“修路是第一位的,路通了什么都好办。然后是技术指导,让老百姓知道什么东西值钱,怎么保存,怎么加工。最后是搭建平台,帮助农户对接市场。”
南佐越说越兴奋:“其实山区发展不需要大投资,需要的是因地制宜的智慧。我们这里冬天长,正好适合做皮货生意。夏天山清水秀,可以发展避暑旅游。关键是要有人带头,有人示范。”
王主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小南,你的想法很实在,也很有前瞻性。我看你在这方面很有天赋,有没有兴趣到县里机关工作?”
南佐摇头:“谢谢王主任的厚爱,但我还是想留在这里。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对这片土地有感情。再说,坐在办公室里谈发展,不如在田间地头实实在在地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