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64章 机遇再临(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看着刘大爷离去的背影,心里明白,在这个年代,想要发财致富,除了要有胆识和眼光,还要有面对各种质疑和嫉妒的勇气。

但不管怎样,路已经选定了,只能坚持走下去。**第十八章村里的风波**

春暖花开的季节,李梅娘坐在院子里的缝纫机前,脚踏板发出有节奏的“咔嗒咔嗒”声。她正专心致志地给张大山缝制一套中山装,深蓝色的布料在她手中变成了挺括的衣服。

“大山哥,你过来试试。”李梅娘放下手中的活计,拍了拍衣服上的线头。

张大山从屋里走出来,看着那套崭新的中山装,心中涌起一阵暖流。这年头能穿上这样的衣服,在村里可是件稀罕事。

“梅娘,这衣服太好了,我都舍不得穿。”张大山接过衣服,感受着布料的厚实。

“傻话,做出来就是给你穿的。”李梅娘嗔怪地看了他一眼,“你现在跟外面的人做生意,总得体面些。”

张大山换上新衣服,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李梅娘围着他转了一圈,满意地点点头:“这才像个样子。”

第二天,张大山穿着新衣服到村里转了一圈,立刻引起了轰动。

“哎呀,这张大山怎么穿得这么体面?”王寡妇站在自家门口,眼神里满是羡慕。

“听说是他媳妇给做的,用的还是从县城买来的好布料。”邻居张三婶压低声音说道。

“这日子过得,比咱们强多了。”

村里的议论声越来越大,有羡慕的,也有酸溜溜的。张大山心里清楚,这些风言风语早晚会传到他耳朵里。

果然,没过几天,村长找到了张大山。

“大山啊,你现在日子过得不错,村里人都看在眼里。”村长坐在张大山家的炕头上,端着茶碗。

“村长叔,有什么话您直说。”张大山知道村长不会无缘无故来串门。

“是这样,村里有些人说你现在富了,忘了乡亲们。你看能不能带着大家一起发财?”

张大山沉思了一会儿,他知道这个问题迟早要面对。山货的销量确实有限,单靠这个很难让整个村子都富起来。

“村长叔,您说得对。我正在想办法扩大生意呢。”

晚上,张大山把村里几个平时跟他关系不错的人叫到家里商量。

“二柱子、铁蛋、小六子,你们都来了。”张大山给每人倒了一碗热茶。

“大山哥,听说你要带我们发财?”二柱子搓着手,眼里闪着期待的光。

“是这样,光卖山货赚不了大钱,我想着咱们可以收些旧货。”张大山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比如破铜烂铁,还有一些旧瓷器什么的。”

“这些破烂玩意儿能卖钱?”铁蛋有些怀疑。

“现在不值钱,不代表以后不值钱。”张大山没有详细解释,他知道这个时代的人还不懂收藏的价值。

几个人商量了一番,决定试试看。很快,消息传遍了整个村子,村民们纷纷把家里的旧货翻出来。

“大山,你看这个铜钱行不行?”村民老王拿着一把古铜钱找到张大山。

张大山接过仔细看了看,心中暗喜。这些都是清朝的铜钱,虽然现在不值钱,但他知道将来这些东西会很值钱。

“行,这些我都要了。”张大山痛快地给了老王钱。

没过几天,村民们陆续送来了各种旧货。有破损的瓷碗瓷盘,有生锈的铜器,还有不少古钱币。张大山来者不拒,统统收下,然后分类存放在自家的库房里。

“大山,你收这些破烂真的能赚钱?”李梅娘看着满屋子的旧货,有些担心。

“相信我,这些东西以后肯定有用。”张大山拍了拍她的手,“咱们现在就当是存着,不会亏的。”

随着收旧货的事情越做越大,村里的风言风语也越来越多。有人说张大山是傻子,花钱买破烂;也有人说他肯定有什么内幕消息。

正当张大山为如何扩大生意规模而犯愁时,那位从县里来的刘领导又一次出现在他面前。

喜欢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请大家收藏: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