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羽也趁机套起近乎。
“那是当然,曹大哥是咱西乡的门面。”
晏羽对宁州知之甚少。
只是知道,后世修水县、铜鼓县,都属于宁州。
有如此良机,了解当下环境。
晏羽便主动引起话题。
“不知道咱们宁州,有多少人口田地?”
“人丁口,良田亩。”
曹文杰没有过多思考,自信回道。
怎么才这么点。
后世两县加起来,可是有百万人口的。
“人口这么少吗?就我那二房源村,都有两百来人。”
“哈哈!这是户房帐上人口,难道晏老弟家的田地,都需要缴纳赋税吗?”
曹文杰拉低了声音,笑着说道。
这还真是,除了三亩水田,在官府那有备案。
万历朝后开荒的田地,都未缴纳过赋税。
就西乡那山沟沟里。
若没本地人带路,别说清查田地,村落都找不到。
“老弟明白了,民不举,官不纠。”
“宁州不比其他州县,山高林密的,横跨两三百里,就州衙这点官吏衙役,是没法清查的。”
“那依曹大哥估计,咱们宁州有多少田地。”
“太乡陈进知道吗?他是咱们宁州最大粮商,每年都要收购七八万担粮食,卖去洪都府。”
粮商陈进,专门跑宁州与洪都府。
晏羽也不关心宁州人口田地了。
“曹大哥与那陈老板相熟吗?小弟想与陈老板谈谈合作,我这些货物,洪都府还没人卖。”
“一句话的事,改天我与那陈进,打个招呼就行。”
太乡陈进,晏羽死死记住了这个名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晏羽睁开眼时,已是太阳高照了。
忘了昨晚,何时散的酒席,何时回房睡的觉。
“对了,太乡陈进,往返洪都府的粮商,好像在城内有一个粮行。”
晏羽念叨着,便出房门去寻涛哥儿。
刚到客栈前厅。
便见涛哥儿哼着小曲,掂了掂手上的一串铜钱。
“羽亚,你看,这是卖肥皂的钱,刚才那刘记商行寻来,要了30块肥皂。”
“那个怕老婆的刘记商行?”
“对,就是他们家。”
“看来试用肥皂,还是有效果的,我们先去吃些东西,再挨家上门询问一番。”
几家商行跑了下来。
又有三家商行,要了几十块肥皂。
这让晏羽信心暴涨。
在宁州城逛一圈,问了几个粮行。
也未寻到,东家叫陈进的粮行。
“涛哥儿,曹大哥昨天说的,那往来洪都府粮商,是叫陈进吧!”
涛哥儿往河里丢出一个石子,打出几个水漂。
听到晏羽的询问后,涛哥儿拍了拍手上尘土。
“是叫陈进,你昨晚一提陈进,就掐我一下,我还以为说错啥话了。”
“看来改天,还得去拜访一下曹大哥,没人引荐,别说合作,想见个人都难。”
“羽亚,你胆子怎么变这么大,和士绅老爷、胥吏官差聊天都不怕。”
“这叫学识,能聊到他们的话题。”
“真是羡慕你,摔个脑袋就碰到老神仙,不但教你仙术,还有学识,咱们村就没人上过私塾,束修太贵了。”
喜欢明末人民请大家收藏:明末人民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