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子叹道:“‘梧叶老’典出《淮南子》,‘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故园侵’则以景结情,梦里故园,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来,无可抵挡。”
此诗无一字提“秋、夜、雨”,却句句暗含秋意、夜寂、雨声;无一字直言“思乡”,却字字扣动乡心。
典故运用巧妙,意境深远,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堪称绝唱。
众人听罢,皆叹:“此诗一出,秋夜听雨之作,再无出其右者!””
果然不愧是第一,而第2名的学子竟然也出自崇阳书院。
有时候底蕴这种东西,是真的难以跨越。
“
风过芦花雪,云遮桂魄阴。
蛩声惊客枕,雁字写乡心。
烛泪凝残梦,窗寒透旧衾。
庭前梧影瘦,梦里故山吟。”
这首诗风格更为清冷含蓄,通过";芦花雪";、";桂魄";等意象营造出秋夜的静谧与孤寂。
尾联以";梧影瘦";和";故山吟";点出思乡之情,余韵悠长。
排在第二,的确是让众人心服口服。
至于第三名,金铭轩这家伙,总算是拿出了自己的真本事。
虽然与鸿儒书院的方学子,齐名,但总体来说,他们致远书院,好歹没有掉出前三。
后面经过统计,崇阳书院再次与另外两个书院拉开了两分的距离。
看起来一分两分的不多,但就是这一分两分,都让常人难以跨越。
好在后面,几个轮回下来,除了崇阳书院的分数居高不下。
致远书院和鸿儒书院分数是持平,也就是相当于。
这次的赢家只有一方,其余的两方,面对这个局面,也是没有任何的意见。
不说科举那座大山,是最终的boss,像这种路途当中遇到的一些艰难险阻,就足够,已经让人跨不过去。
学术交流会结束之后,致远书院和鸿儒书院都并没有立刻就离开。
而是在崇阳书院,又继续待了一段时间。
毕竟这些书籍,自己的书院本来就没有,他们也不好明目张胆的拿着纸张进去抄写。
更多的是,在藏书阁当中多看几遍,回到房间当中,再把记录下来的东西抄录起来。
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没有人会错过。
而到了回程的那一天,崇阳书院还特意为他们举行了欢送仪式。
大家聚在一块,吃着锅子,喝着酒水,欢聚一堂,总而言之,人生的重要记忆又多了一幕。
张时安他们,也是10分上道,给他们这段时间上课的夫子,通通都敬了一杯。
年纪小的只能够以茶代酒,方觉夏和乔远松,也是特意来找张时安喝了一杯。
这段时间的相处,让他们这群人也多了几分惺惺相惜之意。
就连张时安也不得不庆幸,他们之间相隔一个洲,这要是同一个境内。
哪怕,想要争一争那第一的位置,有这群少年英才在,他的几率是真的不高。
现在他对自己的状态还是很满意,每天都有收获,每天都有进步。
虽然做不到最佳的那一个,但已经十分不错了。
送别那天,众人都相约着,后年,一块下场。
到时候,众人再在京城齐聚,希望每个人都能够青云直上。
回途的过程当中,众人也是开始归乡心切。
哪怕一路上 ,并没有特意急着赶路,但在夫子带着他们体验世间百态的时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张时安他们也不忘记,一路上走走停停,有新鲜的玩意,合适自己家人的东西,通通都打包。
拿不下的就放到驿站当中,让人寄回去。
三月份离开书院,现下已经到了七月,不知不觉之中,他们在外行走已经4个多月了。
回途的过程当中,还不忘记专门去那个小山村,看看他们当初种下的禾苗。
郁郁葱葱的一片,挂满了穗花,一看今年,就能有个好收成。
可惜,不能等到收获的时候。
泰和郡。
张三木,每天都望着自家巷子口,一天都要转悠个好几趟。
自从收到儿子的信,估摸着时间,也就是这几日应该就能回来了。
明明以前也很少能见到儿子,可这连续4个多月,没见过儿子一面。
张三木和刘氏都有一种度日如年的感觉。
特别是知道自家孩子,出门在外,也不知道过得如何?
心里总是多了一分担忧。
明明,他们选择背井离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为的不过就是陪在自己儿子的身边近点,能够经常看看自家儿子一眼。
只要守在儿子的身边,两口子就觉得格外的安心。
毕竟,他们两人总共就三个孩子,现在大姑娘拜了名师,有了一门自己的手艺,以后的日子肯定不用愁。
小闺女现在还小,每天,学几个字,读一点书,跟着他们,在饭馆里面摆弄算盘,算账那叫一个又快又准。
唯独自家儿子,是他们老张家,最会读书也最出息的一个。
可以说,虽然他们两口子整天念叨着希望自家儿子健康平安就好。
可心里还是盼望着,儿子能够做到光耀门楣,光宗耀祖,让他们这普通一辈子的人,也能风光风光。
这也是他们最大的盼头了。
徐夫子,进到城内之后,让他们后日准时回书院报到。
今日,就与家人好好相聚。
家中远的学子,自行安排。
张时安他们与同窗一一告别之后,就马不停蹄往他们家的饭馆跑去。
出门在外这么多天,张时安是真的连他们的行李都懒得放。
想要快点见到爹娘和亲人,明明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灵魂了,可对家人的依恋,依然还是无法戒断。
好在徐子睿和陈明哲,也是十分理解这种心情。
而殊不知,还有更大的惊喜等着他俩。
张三木看着想念了这么久的人,突然出现。
也是没忍住一把就抱住了自家儿子,嘴里念念叨叨,询问着他们在外的经历。
张时安看着自家爹把他抱得紧紧的,不知不觉,没想到他的身高,都已经到他爹的肩膀了。
还没等他从自家老爹的怀里面挣扎出来,另一个方向的怀抱再次把他环绕着。
就连腿上,也不知何时多了一个挂件。
喜欢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请大家收藏: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