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9章 为学行止的至理洞察——孔子的进取劝勉与自决省思》(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原文: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最后一筐土就能建成,然而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决定停下来的。又如在平地上,虽然才刚刚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要继续干下去,那也是我自己主动去做的。”

首先,“为山”,“为”指做、造,“山”即山峰、山丘。“为山”形象地比喻通过不断积累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像一点点堆积泥土以形成高耸的山峰。

“篑”,读音为“kuì”,是用来装土的竹筐。在这个比喻中,“篑”代表着每次微小但具体的努力和积累。

“未成一篑”,意思是还缺少一筐土就完成了。它突出了距离成功仅有极其微小的差距,强调了在接近目标时的关键阶段。

“止,吾止也”,“止”在这里表示停止、停下。“吾止也”强调这种停止的决定是由“我”自己做出的。这体现了个人的主观意志对行为的决定性作用,意味着在接近成功时放弃是个人的选择。

“平地”,指平整土地。与堆山相比,这是一个从零基础开始的工作,象征着事业的起始阶段或较为初步的状态。

“虽覆一篑”,“虽”表示虽然、即便,“覆”有倾倒、倒下的意思。“虽覆一篑”即虽然才刚刚倒下一筐土,表明开始时的努力非常有限。

“进,吾往也”,“进”意味着前进、进取。“吾往也”再次强调这种前进的主动性完全取决于“我”自身的意愿和决心。

深入剖析这段话,孔子通过这两个生动且对比鲜明的比喻,清晰而深刻地阐述了在为学和做事的过程中所蕴含的关键道理和重要原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