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春。
魏延以楚公、大将军的身份昭告天下,曰:
“曹贼孟德,本阉宦之后,窃据权柄,祸乱朝纲。
初,托名汉臣,行篡逆之实。
挟天子以令诸侯,肆意征伐,残害忠良。
今更僭越称王,妄图取汉室而代之,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致使社稷蒙尘,苍生涂炭,天下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吾魏文长,忝为楚公、大汉大将军,受汉室厚恩,岂容此贼猖獗。
今举义旗,出师勤王,以清君侧,讨此逆贼。
凡吾将士,当奋勇向前,诛灭曹操,还我汉室朗朗乾坤。
四方豪杰,亦当同仇敌忾,共襄义举。
若有从贼者,严惩不贷;若有建功者,论功行赏。
望天下有志之士,速来响应,共赴国难,匡扶汉室,以安黎民。”
檄文很快就传到了许都,曹操看完之后,怒不可遏,拍案而起,桌上的杯盏都被震得晃动起来。
“这逆贼平日里就野心勃勃,如今竟以清君侧之名来犯孤!”
郭嘉见状,赶忙上前劝道:
“主公息怒,魏延此举不过是想师出有名,蛊惑人心而已。”
曹操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下情绪,说道:
“奉孝所言极是。
传我将令,即刻点齐兵马,准备迎战魏延。
同时,派人去探查魏延的兵力部署和行军路线。”
郭嘉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楚军按照年前商议的计划行动了起来。
此次伐曹主要分为三个战场,分别是南阳战场、淮南战场和青徐战场。
首先是南阳战场。
魏延亲自坐镇叶县,庞统、鲁肃、诸葛亮等皆在身边参谋军事。
齐聚南阳的有亲卫营、五溪营、虎贲军、禁卫军、以及玄甲军骑兵近十万大军。
将领有黄忠、霍峻、赵云、陈到、沙摩柯、王威、李严、邓芝、沮鹄、徐盛、田林、孟达、鲍隆、牛金、邢道荣等。
魏延站在地图前,一脸严肃,他深知当下战事的重要性,他果断地下达了一系列命令。
首先,他命令孟达和邓芝率领一万兵马火速前往南阳西北边城析县驻守。
并下了严令,决不允许武关方向敌军的一兵一卒进入南阳。
这一决策并非草率,而是基于去年马超率领西凉铁骑从这里轻易进入南阳的教训。
魏延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他要坚决堵住武关方向的敌军,不让他们有机会踏入南阳一步。
毕竟楚军不断向许都施压,曹操很有可能会调动关中的曹军和马腾、韩遂的西凉兵,因此要未雨绸缪。
接着,魏延调遣霍峻、孟达、沙摩柯和田林等将领。
率领两万兵马加上五溪营的兵力,共计两万五千人,往东越过比阳,进入汝南郡。
他的计划是出其不意地攻击曹军,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最后,魏延亲自率领其余的步骑主力,朝着东北方向的许都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