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52章 横渠四句(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唐太宗李世民则轻轻吟诵着,感慨道:“朕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希望大唐繁荣,恰似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朕广纳贤才,传承文化,也算契合此理。此四句当为治国修身之妙言。”

说完,令侍从将其抄录下来,以供时时自省。

宋朝

宋仁宗赵祯独坐垂拱殿内,朱笔御批的指尖忽地一顿。

案前奏章堆叠如丘,却见窗外天光骤亮,天幕上赫然浮出"横渠四句"以及横渠先生的简介。他起身缓步踱至庭中,素色龙袍掠过阶前新开的牡丹。

张载?这是之前天幕盘点的那个出自朕在位期间龙虎榜上的一位才子吗?

“朕自践祚以来,不兴兵戈,不贪奢靡,唯愿效法三代圣王。”他望着“为天地立心”几字轻声自语,忽而想起庆历年间范仲淹呈《答手诏条陈十事》时,那满朝青袍文臣灼灼的目光,“欧阳修谏言宽赋税,包希仁直斥宫闱事,这般养士四十年,倒也算得为往圣继绝学。”

夜风卷起他鬓角几缕早生的华发,想起三年前被迫废止的新政,喉间泛起苦涩:“为万世开太平...终是朕力有不逮。”忽又展颜一笑,转身对侍立多年的老内侍道:“张载此言清刚,当刻于太学碑林。着翰林院抄送各州学政——告诉那些读书人,朕的朝堂,容得下这般浩然气。”

言罢重执朱笔,在范仲淹新呈的劝农疏上郑重落下“准奏”二字,笔锋划过“厚农桑”条目时,依稀带着庆历二年御题应天书院匾额时的力道。

天幕出现至今,大宋若不想从前的未来,也该动一动了啊!

明朝

朱元璋端坐奉天殿内,正批阅着户部呈上的田亩清册,天幕上浮现出来了“横渠四句”。他搁下朱笔,龙目微眯,起身踱至殿前。

“为天地立心?”他低声念着,想起当年在皇觉寺为僧时,曾见饥民易子而食的惨状,“朕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使百姓免于战乱之苦,这算不算为生民立命?”

他负手而立,目光扫过殿前新植的松柏:“张载此言,倒是与朕的《大诰》相合。只是...”想起前日处决的胡惟庸党羽,他眉头微皱,“这些读书人,总爱空谈仁义,却不知治国需用重典。”

“父皇,”身后传来太子爷朱标的声音,“张载此言,与父皇的重农桑、兴教化之策不谋而合。”

朱元璋转身,见朱标手持着农书走来,不禁莞尔:“标儿啊,你倒是会说话。不过...”

老朱他望向天幕,“这‘为往圣继绝学’,咱倒是想起一事——着令国子监增修《四书大全》《五经大全》,让天下学子都明白,读书不是为了做官,是为了明理。”

朱标笑道:“父皇英明啊!”

喜欢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请大家收藏: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