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反省就好。”
皇帝语气平和,但在此时的李麟听来,说不出的发寒。
大概,昨天晚上瑞王的话,给她造成的冲击太大。
皇帝转过头去,伸手拍了一下瑞王肩膀。
“你向来内敛,为何总是无故出去……”
瑞王感到疼痛,强忍。
李麟在旁边,听着这话,不知是不是一种暗示。
皇上又问李麟:
“你老师走了?”
“是,目下应该已经过第二道驿站。”
李麟想到桌上的军令状,心中难受。
这时,元殊从不远处的马车下来,远远看到皇帝爷爷摆这么大阵仗。
他一早听说瑞王小爷爷又丢了,赶紧过来看看。
没想到能在这遇到李麟,也是一愣。
两人的三日之期已过。
那天下午,元殊等待许久,最终失望而归。
即使知道希望不大,元殊依旧抱有一丝期待。
直到日落西山,元殊才知已不会再有可能。
恰逢这两天,郑国府发生的这些事,李麟根本无暇想三天之约的事。
她看到元殊瑞王走过来,礼貌性行礼。
“皇长孙殿下。”
元殊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她,没有应声。
皇帝向来喜欢这个孙子,看他这么操心,道:“已经无事,让你瑞爷爷好好休息吧。”
王妃心照不宣地向李麟道谢。
随后和瑞王互相搀着,进到府内,大门缓缓关上。
皇帝起身,众人跟随。
李麟看着所有人离开,才缓缓站起来。
想到昨晚大雨中的杀戮,仿佛做梦一般。
又看看瑞王府紧闭的大门,犹如牢笼。
皇帝回到宫中。
元殊一直跟在他身后。
沉默寡言,完全没有平日的精神劲。
皇帝看出孙子心情不好。
“有烦心事?”
元殊坐到台阶上,托起了腮帮子。
“说吧,什么烦恼,或许爷爷能帮你。”皇帝说。
元殊沉思许久,抬起头问皇帝:
“皇爷爷,郑国公的爵位能留住吗?”
皇帝眼中露出意外,没想到这年纪不大的孙子,居然关心起朝中之事,瞬间神色清冷。
“谁让你问的?!”
他觉得,元殊一定受了谁的蛊惑!
元殊道:
“没人蛊惑,就是觉得没必要。”
他此时像个老练的朝臣,给皇帝说起自己的看法。
“皇爷爷,我知道你在担心从前的事。”
皇帝一惊,问:“谁跟你说的!”
元殊:“这么多年过去了,天下已定,所有人都无法撼动您,何必为了捕风捉影的事大费周章……”
皇帝看着孙子,“你父王都告诉你了?”
“我自己观察的,父王不知道。”
皇帝自己也知道,朝中许多事看似严密,实则都没有秘密。
只是惊讶于孙子的聪慧。
“我记得,你和郑国公他们来往并不多!这样求情值不值……”
元殊不像赵臻那样三天两头找李琦厮混。
元殊:“李麟救过我。”
他用祈求的语气:“李麟救了我的命,郑国公又是三朝元老。现在查前尘往事,有什么意义……”
退一步说,假如当初,那些耍小聪明的大臣真的有这方面心思,现在天下既定,他们又能怎么样?
皇帝看着元殊:
“小小年纪说这样的话,你父王都没敢给他们说情。”
皇帝坚持认为,元殊是被人利用了。
“到底谁让你来说情的!”
“我为李麟而已!”
元殊也不瞒皇爷爷。
皇帝诧异看着稚嫩的脸,突然意识到重点。
“你……喜欢她?”
空气沉默,皇帝许久才反应过来。
“那个女人,比你大不少吧……你这……”
他不明白元殊这是什么审美。
李麟那女子怎么看都不像大家闺秀。
“你呀,从小被保护得太好没有吃过苦头,不知世间险恶。”
皇帝提醒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