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79章 官司打起来(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好在他的妻子也是位苦命人,从不曾对他补贴家族有过非议。

再后来,解放了,英国人被赶走了。左庸外公一琢磨,干脆,自己开了一家厂。他开的厂投资很少,机器竟然是他自己做的,开厂做的东西,也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原来,那时候纱线是很长很长一钿,寻常人家买一钿,可以用个一两年。若要同时买几种颜色,普通人家都有买不起之感。

主妇们对此都感到不便,却没有商家愿意化解这一难题。主要是有实力做的厂商嫌利润薄,不嫌弃利润薄的又没办法量产。

左庸外公抓住这一商机,认真钻研,还真钻研出了一种机器,这种机器可以在无芯的情况下,将线绕成一个小线球。

就这样,靠着他自己发明设计的机器,外面买来成钿的线,分装成小线球,再进行批发或零售。他买出去的线球并不贵,主妇们可以用原先买一钿的钱,买上好几种不同颜色的缝纫线球,解决了主妇们的一大苦恼。

靠着薄利多销,左庸外公赚下他从商后的第一桶金。

以后,他的生活就进入了赚钱-投资-扩大生产的无限循环中。

他养了3子3女,左妈妈是他倒数第二个孩子。

官司的缘起,不得不提某段十年时光。

十年时光里,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之后,他成了厂长,国家每个月给他200元的工资,余下的利润用来发工资和入国库。对此,他并无怨言。大势如此。

有意见的是家庭住宅部分。那时已经到了改革开放初期至80年代初。厂房部分已经合营,一溜儿4间一层住宅还是个人的。

为了改善住房条件,当时流行政府和单位出资建造砖混结构的多层楼房。左庸外公一溜儿四间房所在的位置,恰好是街道规划建多层楼房的位置。于是,街道出面收购左庸外公的房子。

街道提出的条件是免费赠送4间楼房,可以要4套一室户,也可以要2套二室户。左庸外公不同意,他认为楼房不值钱。街道妥协,决定给3套两室户的房子。左庸外公仍旧不同意,在他的观念里,自住房不产生价值,要求街道补贴给他一间门面房。

街道不同意,理由是,门面房的产权一律归街道所有。

事情便僵持在这里。

那时候左庸外公的所有子女均已成家,左庸外公与乡下来的保姆住在那一溜儿四间大方房子里。左庸一家四口蜗居在南市一套十平方米的房子内。

街道的工作人员见倔老头商量不通,便迂回走子女路线。

左庸外公的3个儿子,其中一位已去世,另两位在外地成了家,在上海的,只有3个女儿。

喜欢左先生为何如此抠门请大家收藏:左先生为何如此抠门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