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各为其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王若虚担任修史工作十五年,新进入馆,日有记录之刻,书吏上交的时候,当朝宰相必定要问:“这些呈文,王学士曾删改过吗?”可见,王若虚之威名久矣。

王若虚善于持论。当时,右司李之纯以辩论而闻名天下,即使在酒桌上,李之纯也能旁征博引夸夸其谈。可是,他要是碰上王若虚便是草鸡了。王若虚只用三言两语就能将李之纯的话噎回去,让人不得不叹服。

那个时期,高琪当国,他推崇以刑赏来治理民事。那些从政官员曲意奉承,秉承和揣测上面的意旨来办事。

门人张仲杰做县令时,看到这种不正之风,便上书高琪道:“人民劳心憔悴已经很久了,既然挽救不了,那也无奈,可你又怎么施加暴力呢?史传循吏而不能传能吏,宁可得罪人,也不要得罪天呀!”

朝臣在一起集中讨论,所见不一。王若虚觉得应该采纳正确建议,得到了众人稳妥服人。

吏部杨之美,大参杨叔玉等官员也一直推服。

素来精通人伦之学,黑白善恶皆了然于胸中,真正类似王若虚这样学识的人却寥寥无几。

王若虚赤胆忠心刚正不阿,平素安静而不张扬。王若虚羡慕白居易文采之高,而不避世于佛学之中。拥有东方朔之雄,而不夸夸其谈。

一代鸿儒、文学泰斗王若虚讲经布道娓娓道来,他学富五车,穷尽天下之至理,宁可贵其多;小心谨慎,规避瑕疵。王若虚高风亮节,似春风化雨,恩泽芸芸众生。面对更朝换代,王若虚心有戚戚;面对元朝丞相刘秉忠苦口婆心劝其东山再起,王若虚决意不从。

面对金国王若虚、元好问、赵秉文等这些忠臣的道德操守:忠臣不保二主。着实让刘秉忠、史天泽、董俊等河朔老乡所折服,他们一致向蒙古大汗窝阔台进谏,要求赐予金国这些文学大咖免死牌。

大汗窝阔台听罢,遂当即发放免死金牌,并由衷地赞叹道:铁骨铮铮,碧血丹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喜欢河朔儿女请大家收藏:河朔儿女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