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杨杲的话点醒了他。
为了太清门未来的弟子,也为了太清门的传承,更是为了太清门的未来,李禺特意从牛首山赶到长安,来到这朝堂之上。
李禺环视了一圈,看着那些大臣,问道:“诸位大臣乃是朝廷的命官,我李禺也只是一个方外人士。依理,我不该无规无矩的站在这里说话,也不该指责谁。但就刚才贫道所说之事,敢问你们,依法,那些人该如何处置?那侯宝庆又该如何处置?受尽斯辱的百姓,又该如何安抚?你们是朝廷的命官,想来比我这个方外人士要懂得的多,对吧?”
高士廉站了出来。
“李道长,我听说你已经把侯宝庆废了,而且就连其根也被你所废。你身为方外人士,不该如此作法吧!而且,你以及你那徒弟罗士信,更是殴打了我朝廷的官员,你现在却又站在这里问我们他们该如何处置。依法,朝廷官员自有朝廷处置,李道长你却擅自动用私刑,这就是我们今日上奏陛下,革除你官职的原因。”
高士廉一站出来后,瞬间,一群大臣纷纷站了出来,又纷纷表态。
最后。
就连李世民最为相信之人的长孙无忌也说道:“李道长,此事不管对与错,官员犯了错,理该朝廷处置。”
李禺见这朝堂之上绝大部分的大臣都跳了出来,心中暗暗冷笑。
李禺不再说话。
而是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此刻也是被眼下的情况给弄得焦头烂额的,根本无力应对眼下的情况。
如他能应对,也就不会派人让李禺前来长安了。
李禺见李世民没有说话,但李禺却是从李世民看向自己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些东西。
随即。
李禺往着殿门走去,“把律剑拿来。”
一直站在殿外侯着的内侍,听见声音后,赶紧捧着一把宝剑过来,递给李禺。
这位内侍,乃是去隐仙观请李禺下山的内侍。
因为兵器不易进宫,但这把律剑却是例外。
因为,这把律剑乃是李世民当初赐给他的那把所谓的‘尚方宝剑’。
“当初。陛下赐我这把宝剑之时,我本意是想拒绝的。但如今,我倒是觉得,这把剑挺适合我的。敢问诸位,可否还记得这把上可打昏君,下可斩百官的宝剑?”李禺拿着律剑,回到原来的位置之上,一举手中宝剑,大声喝问道。
当下,没有尚方宝剑。
为此,李禺才称此剑为律剑,意指律法之剑。
当律剑一出,众臣哑了。
当初,李世民登基之时,为了感激李禺在他发动玄武门之变之时救了他一命,特意赐了这把宝剑给他李禺。
但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李禺这么快就要动用这把剑了。
李禺见众臣哑了,轻喝一声道:“你们想逼陛下革除我头上的这些头衔,是觉得我李禺的功劳并没有你们大,也没有你们那么重。因为我李禺没有策马征战四方,也没有替我大唐攻下一城一池,所以你们觉得陛下封授我这些官职什么的让你们心里不舒服了。”
“你们心里不舒服也好,还是心有怨气也罢。我李禺虽说受了陛下的封授,但也从来只是挂着这些虚衔而已,怎么就让你们如此不高兴了呢?”
李禺心中其实也知道。
就他头上的这些头衔,说来也只是头衔罢了。
太保一职也好,还是太子少保也罢,虽有实权,但李禺从来就没有进入仕途,更是没有挡过谁的道。
李禺越是往深里想,心里就觉得越是有些不快。
最后,李禺把律剑一收,大声喊道:“我李禺虽未给我大唐攻下一城一池,但前些时日突厥大军压境之时,以及我曾救过陛下一命,我李禺的这些功劳,难道还不足以拥有陛下的封赏吗!如你们谁要是不服,尽可一人前往突厥,把颉利擒来长安,哪怕就是请,你们谁有本事一人去请来!如谁能做到以一人之力退突厥数十万大军者,我李禺甘愿拜在他的脚下。”
喜欢龙鱼河图请大家收藏:龙鱼河图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