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渭水会盟休罢战
当下的漠北,除了放羊牛马之类的,就没有种植粮食的。
突厥人也好,还是匈奴人也罢,他们从不种粮食,只知道放羊牛马。
或许种过粮食,也或许种了之后产量实在低到吓人的地步,所以放弃了。
据载。
漠大开始种植粮食应该是从宋朝之时开始的。
人,总不能一直吃肉,还是需要进食一些粮食的。
而且,漠大条件实在恶劣,夏天还好一些,可一旦入了秋,漠北的天是一天一个样。
甚至,到了冬季之后,除了雪就只剩下雪了。
这也是为什么,突厥人每每发动战事,皆是在春天开始筹备,夏天开始征战。
春天草绿好养牛羊马,夏天征战,牛羊马不缺草料。
突厥人打战,那就是赶着无尽的牛羊马前进,其中除了兵,就是他们的民,甚至连小孩都一起上。
同样。
突厥人作战,那是打到哪,哪里的百姓就会被他们所掳去,成为他们的奴隶。
而这一次。
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两大部落联军,南下欲取长安,一路南下以来,所过之境,大唐的百姓皆已成了他们的奴隶。
战争,最受苦的莫过于百姓了。
而华夏的百姓也是最吃得苦,也是最希望和平的百姓。
只要能解决温饱,华夏的百姓绝对会把腿扎在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上,绝对不会闹事。
可这样的事情,也仅仅只能维持较短的时间,也许十年,也许几十年。
然后,战争又起,他们又成了受苦之人。
当李禺拎着颉利来到长安城北门之下时,城墙上的守将,以及一直在城墙上等候的李世民一见之下,立马叫人开启城门。
李禺把颉利丢到李世民的面前,“陛下,此人应该就是突厥的可汗颉利了。我也不认识人,大致认定他就是颉利了。”
“李真人乃是能人也。”李世民确认了李禺带回来的人就是颉利可汗后,心中激动不已。
只要颉利在手,长安就安全了。
李世民激动。
其他的大臣也激动不已。
而曾经反对李世民封授李禺的侯君集,眼神却是变了又变。
他以为李禺夸下的海口,只不过是李禺说大话罢了。
但眼前的颉利就在面前,侯君集实在想不通,李禺是如何从层层防御的突厥大营之中,把颉利给擒过来的。
侯君集心中暗想,‘如果是我阻止了这一场战事,那该多好啊。这得是多大的功劳。’
‘不行,不能让他李禺一人独得此功劳,即便颉利是他李禺擒过来的,便也是胜之不武。他肯定动用了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要不然,颉利哪能如此轻易就被他擒来。’
侯君集心里暗暗想着主意。
想着该如何分享李禺的功劳,甚至心中还暗想着,该如何把这份功劳算在他的头上。
左思右想之下。
侯君集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只能向着李世民恭喜道:“陛下,臣实属没有想到李道长如此大能,尽能在如此重兵防御之下把颉利给擒到长安来。我长安安矣,我大唐安矣。”
“是啊,是啊,李道长真乃是神人也。”
“我长安安矣。”
“我大唐安矣。”
众大臣附和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