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加官授爵高一等
炸了锅了。
真的炸了锅了。
谁也没有想到,李世民尽然封赏李禺如此之高官厚爵的。
封李禺真人,没有人有意见。
封李禺国师,朝官或许没有什么意见,但王远知师徒却是有着大意见了。
毕竟。
国师原本乃是他王远知的,可如今国师却成了李禺。
这不,此时的王远知双眉一拧,看向李世民,眼中透着愤怒与不甘,同样,也透着一股无尽的伤心。
李渊在位之时,他才是这大唐的国师。
如今换了一人,这国师也给换了?
王远知心有甘,他徒弟潘师正更是不甘。
不甘的潘师正想替自己师父说话,却被他师父给阻止了,“一个国师而已,你又何必着急争呢?先让那小子高兴几天,待几天后,为师废了他,他这个国师也将不是再是他的。”
王远知的声音很小,周边的人没有人听清楚他说了什么。
但潘师正却听清了自己师父所说的。
潘师正一想也是。
先让李禺高兴几天。
他相信,李禺高兴不了几天后,这个国师之位,依然是自己师父的。
说来。
身为方外之人,怎么就如此留念一个名头。
话虽如此。
但这个国师可不一般,亦不仅仅只是一个名头。
能成为国师,其实力先不说,就说这好处。
用实际的话说,那就是钱多事少权大。
方外之人也是需要钱的,更何况还是他茅山宗。
茅山宗人多,用钱的地方自然也多,而且本就是修道之人,所需要的银钱,那可不是一点两点的,而是需要大量的银钱。
除了银钱之外,国师每年可以得到无数的赏赐,其中甚至还有一些修道之人需要的东西。
所以。
这也是为什么,王远知会如此在意这个国师封号。
王远知他们对于李世民封李禺国师封号之事是有着很大的意见的,甚至心里都已经对李世民参生了怨恨了。
而李世民封李禺亲王,朝官们稍稍有些意见,但最有意见的,莫过于他李世民的儿子,以及李渊的其他儿子们了。
虽说他们知道,李世民封李禺一个闲王的爵位并没有什么权力。
但他们却也明白,这个闲王比起他们封号来,虽不如,但一个非宗室之人,怎么能封王呢?
李唐建国之初,李渊虽有封非宗室子弟之王的,但一个一个的都没了。
有意见,有大意见。
而接下来的,有意见的就是一众朝官们了。
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个个都有意见。
封李禺国师也好,封李禺闲王也罢,这些他们都没有什么意见。
但李世民封太子太保之职,授李禺特进,授李禺辅国大将军,授李禺上柱国,这可就让他们接受不了了。
太子太保是什么等级?
特进有又是什么等级,骠骑大将军又什么等级,上柱国又是什么。
那可是一等一的高官啊。
太子太保乃是从一品的官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