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在意的三个儿子,已是没了两,他也迫于压力,只得立李世民为皇太子。
并且,颁布诏书,从这一日始,朝中大小事物,以及军国之事均由皇太子李世民处置,后由皇太子报于他。
从这份诏书上就能看出,李渊已是被架空了。
六月十二。
李渊被迫任命此次玄武门政变功臣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任命长孙无忌为左庶子,尉迟敬德左卫率,程咬金为右卫率等等。
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
李世民这个皇太子掌了大唐的大部份实际权力,而李渊也正是从这一日开始,朝中大小诸事皆只是过问,却是从不多言。
李渊心中非常清楚。
那日大变,绝非尉迟敬德所说的那般,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作乱,而是自己的这个二子李世民夺权。
也或许是心灰意冷,更或者是赌气,亦或者是心悲。
李渊成了太上皇,诸事不管,诸事不问,诸事不闻,这到是成全了李世民,让他开始有了实际的话语权。
七月初一。
掌了实际皇权的李世民,开始大肆任命。
任命秦王府护军秦琼为左武卫大将军,任命程咬金为右卫武大将军,任命尉迟敬德为右武候大将军等等。
甚至,李世民的任命当中,还有不少乃是原太子李建成的部下。
同时,也有原齐王李元吉的部下。
也正是因为李世民的这些任命,到是得到了朝中不少人的拥护,更是让这些对李世民有怨恨之人,突然间觉得李世民坐这个皇位,或许比原太子李建成更加的合适。
七月初五,李世民又任命高士廉为侍中,房玄龄为中书令,萧瑀为左仆射,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
七月初六,李世民又下诏任命杜淹为御史大夫,颜师古、刘林甫为中书侍郎,侯君集为左卫将军,段志玄为骁卫将军,薛万彻为右领军将军等等。
也正是至这一日,李世民完完全全的掌了大唐的军政大权。
也正是这一日。
李世民结束朝事之后,突然想起那夜的一片瓦片之恩,脑中又忆起了李禺,“来人,备车。”
“殿下,可是要出宫?”尉迟敬德事后跑来询问。
李世民点了点头,“敬德,你可记得那日夜晚,李元吉用弓差点勒死我之时,突然飞出一片瓦片救了我的事情?”
“记得,记得。当时,要不是那片瓦片,殿下你...呸,我这嘴...殿下,那你出宫难道是寻到了那位高人?”尉迟敬德说道。
李世民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这些时日我一直在想着这件事情,也派了人四处查找,但却一直没有任何的消息。不过,我到是想起一人来,所以决定今日前去拜会他。”
“何需殿下你去拜会,况且宫外并不安全,不如让我去把那人叫来即可。”尉迟敬德回道。
李世民立马否定,“不可。那人非你我等能请之人,别说我现在已是太子,即便我已是大唐皇帝,也不可强行请那人,须得前往拜会才行。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尉迟敬德不明所以,心中暗猜,‘殿下都已是大唐的未来皇帝了,难道这天下还有能让殿下都忌惮的人吗?’
喜欢龙鱼河图请大家收藏:龙鱼河图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